守护“老种子”
- 沧州晚报
- 2023-04-26 16:28:0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日前,在沧县兴济镇南堤村,袁振强前来勘察田地。这里有他潜心躬耕的“宏大工程”——保护繁育粮食古老品种。
(资料图片)
袁振强是南堤村党支部书记、春润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鸡跳脚”玉米、“黑帽白”高粱、“花三白”甜瓜、旱小麦、爬豆、谷子……近年来,合作社收集保留了40多个老辈流传的老品种。一粒粒老种子,为可能消逝的古老作物基因留住新的希望。
不种“大路货”,全是老品种
“我们合作社种植的五谷杂粮,全都是老品种。”这是令袁振强十分骄傲的事情。
袁振强详细介绍着,如数家珍:“比如,种玉米用的是老辈流传的‘鸡跳脚’品种,种小麦用的全都是本地旱小麦品种,种高梁用的则是高杆‘黑帽白’品种。种黍子、谷子、豆类等五谷杂粮,用的也都是老种子……虽说这些品种产量较低,但都是农村传统品种,投入市场后非常受消费者欢迎。”袁振强说。
袁振强介绍,2016年,南堤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了,种植什么品种呢?袁振强取出他珍藏了两三年的“宝贝”——老种子。
如今,大部分人选择种植优良新品种,他们却“倒退”选择种植老品种,这让人很是不解。“大家早就不用老品种了,现在市场上也买不到老种子了。就算你这儿有,这些老种子产量很低,也没有多大收益啊!”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每一个老品种,都承载着独特的基因
袁振强说,大家的这些顾虑,他十分理解。而这恰恰是他坚持种植老品种的原因所在。
“以前农村流传着一句老话,叫‘饿死爷娘,留住种粮’。农民宁愿饿死,也不吃种子粮啊!如果没了种子粮,就等于断了农民的后路,来年再也没有饭吃。也就是说,老种子是可以传承的。”袁振强说。
袁振强颇有感触地娓娓道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种子粮逐渐被淘汰了。这也不难理解。就拿现在市场上卖的玉米种子来说,亩产大约2000斤,但老种子亩产也就几百斤,产量差距非常大。所以,现在农民都不留老种子了,年年去买杂交技术育成的新品种。老种子快消失了。”
令袁振强担忧的是,杂交技术育成的新品种,虽然具有产量高、口感好、生长期适中等优势,但只能种植一年,无法留种供来年再种。“让这些杂粮不要绝种,守护物种的延续,为传统粮食留存进行一份安全储备。让这些有生命的种子孕育繁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就是他最朴素的想法。
袁振强坚持自己的想法,并说服了合作社的社员们选用老种子。
“我们用的全都是老种子,要打出自己的特色。”袁振强介绍,“鸡跳脚”“灯笼红”这些品种虽然产量较低,但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
“粮食作物每一个品种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基因,是作物生命延续的密码,更不用说这些古老品种还有被忽略的优势。我希望老种子能一直传承下去。”袁振强说。
在“五保户”家里,意外获得老种子
袁振强说,这些传统的老品种,目前很少有人种植,想得到种子非常难。那么,他的这些“宝贝”是从哪儿来的呢?
说起这事儿,还有一段故事。
前些年,南堤村村边有一家“五保户”,老两口无儿无女,生前有三间土坯老屋——东屋住人,西屋养牛,中屋做饭。老两口过日子节俭,不糟践粮食,收获的东西习惯存起来。比如,收了玉米棒子,棒子叶喂牛,棒子掰把儿后,在墙上或屋顶楔上钉子挂起来。高粱穗、谷子穗等,也习惯存起来。一把黄豆、绿豆之类的,就随手放在窗台上,或装进塑料瓶里。
老两口相继去世后,袁振强给老人料理了后事。在整理老人西屋时,他发现屋顶的房梁上挂着高粱和玉米,都是老种子。再看角角落落,到处都是“宝贝”。看到这些,袁振强十分激动:“我正到处找这些老种子呢,没想到两位老人留下这么多品种。”
袁振强仔仔细细地将这些老种子收集好,并保存起来。也正是这些老种子,几年后派上了大用场。
袁振强等人特地辟出了一块场地作为展陈室,摆放着“鸡跳脚”玉米、“黑帽白”高粱、旱小麦、爬豆以及谷子、“花三白”甜瓜、白芝麻等老品种。
据袁振强介绍,现在他们已经收集和保存了40多个适合种植的老品种。
不仅守护传承老种子,还为村民创造经济效益
“老品种是新品种的基因来源,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很可能导致许多珍贵的杂粮作物消失。”袁振强说。
那么,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老种子?答案就是种植、繁育。
“种子不是文物,不是搁在屋里捧着供着珍藏着就行。每一代种子都承载着上一代的基因信息,还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生存条件。进到泥土里孕育繁衍,才是种子的使命所在。”袁振强说。
这一历程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更多的是风吹日晒,充满艰辛挑战。
袁振强感慨道:“庄稼靠天收,这话一点儿不假。传统种子来之不易,数量太稀少,每一粒都无比珍贵。谁也不能保证耕耘了就有收获,播下的种子一定能繁育出下一代种子来。把老本儿亏在土里的可能性不仅有,而且还很大。所以,我们选种繁育的标准就是:种子的数量相对多。”
试种从数量较多且适合当地实际的水稻开始。
据了解,在南堤村东南,沧浪渠和余庆屯干渠绕村而过。这两条河渠担负着沧县兴济镇等乡镇的雨水分流重任,雨水在此汇集,流入渤海湾。过去,因夏季地里常常积水,农民只能种植一季高粱,收益甚微。为改造这片低洼田地,南堤村的农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变劣势为优势,利用积水充足的特点试种水稻。
起初,合作社试种了200亩水稻。200亩水稻试验田格外“争气”,首战告捷。第二年,合作社便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800亩。第三年,稻田种植面积扩大到3800亩……
经过一段时间运营,村干部发现,通过合作社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实现了“集约”,却没有达到“高效”,真正让农民增收还得靠延伸产业链条。“我们现在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袁振强说。
目前,合作社拥有土地6200余亩,预计粮食年产量4000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余元。
如今,南堤村不仅更好地守护传承了老种子,还为村民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来源/沧州晚报
关键词:
- 守护“老种子”2023-04-26
- 日本最年长老人迎来116岁生2023-04-26
- 河南一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天天通讯2023-04-26
- 【世界速看料】贵州一饭店店主拾金不昧 2023-04-26
- 女子欲跳桥轻生被过路司机一把抓住,网友:2023-04-26
- 99年女子疑因加班猝死,家属:2个月仅休息22023-04-26
- 最新消息: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2023-04-26
- 油价跌掉4月初以来大部分涨幅 欧佩克+减产2023-04-26
- 世界速读:乘联会预测: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2023-04-26
- 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2%用于2023-04-26
- 世界看点:新能源迎久违大涨,逢低布局正当2023-04-26
- 美了乡村富了乡亲!这些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2023-04-26
- 巴西总统卢拉:实现和平必须依赖对话与谈判2023-04-26
- 天天热议:生活成本上涨危机加剧 英国食物2023-04-26
- “五一”假期将至 全国各地住宿、出游热度2023-04-26
- 旅游市场迎重要转折点 今年“五一”何以不2023-04-26
- 即时:因涉嫌违法使用医保基金 莱西永泰医2023-04-26
- 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走进李沧区政府机关 2023-04-26
- 助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 青岛水务排水公司职2023-04-26
- 莱西市税务局开展政策宣讲 确保税收优惠直2023-04-26
- 青岛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推动根治欠薪工作2023-04-26
- 2023辽宁(营口)春季赏花观鸟季 暨第五届2023-04-26
- 非法“长城一日游”诱导购物 北京市文化市2023-04-26
- 五一多地有暴雨!应急管理部等会商调度防汛2023-04-26
- 长三角示范区多部门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2023-04-26
- 青海通报5起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典2023-04-26
- 天天新消息丨全国五一天气地图:北方大部宜2023-04-26
- 2023天津河西务镇中心幼儿园收多少钱?2023-04-26
- 引发争议!韩媒:尹锡悦抵美亲吻机场花童,2023-04-26
- 微改造承载大幸福!海湾镇2023年度居家环境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