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买书如山倒” 究竟是“理财”还是“填补焦虑”?
- 中国青年报
- 2020-11-12 15:23:1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11”,这也是书倒组每年唯二的狂欢节点,另一个自然是上半年的“6·18”。特别是到了图书促销的高峰期,小组内的发帖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增长。对于一个聚集了46万多成员的小组而言,这一点倒不算稀奇。
在书倒组,买书是一门技术活儿。网购节期间,商家设置的奇奇怪怪的规则,资深组员拎得清清楚楚。满100元减50元,学会怎么将订单凑到整百元的倍数,属于入门水平;叠加使用满400元减100元的优惠券,从而以2.5折的价格拿下,才是正确姿势。当然,到了最后要看手速,平台发放的大额度优惠券瞬间就被抢完,有些凌晨发放的优惠券,对习惯早睡的组员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一套定价近2000元的《周作人译文全集》究竟能用多低的价格拿下,是书倒组成员津津乐道的话题。从半价入手到实际支付620元——最终以不到3折的价格买下此书,豆友的神操作一次次刷新底价。直到平台告知:此书已售罄,请耐心等待下次到货。
有些时候,平台或商家的“bug价”则是意外惊喜。商家在开展促销活动时,往往会有选择地确定打折促销的品类。那些品相低劣、印刷粗糙、阅读价值不高的图书,更容易出现“神价”,但是,一个合格的书倒组成员从来不会满足于“99元任选10本”的游戏。只有当商家有心或无意中把收藏价值高的书放入超低价促销的序列,才会果断出手。当然,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商家要么迅速取消优惠,要么宣告“断货”。
久而久之,在书倒组里潜伏的出版商也摸准了饥饿营销的法门。每当图书大促时,仅仅放出有限的特惠货源,甚至连一些学术著作也未能免俗。经过一番炒作,只有少数读者真正买到了实惠,而绝大多数消费者恐怕只能买个寂寞。
在书倒组最能体现自我安慰的说法,就是宣称买书也是一种“理财方式”。确实,有些书近期不会再版印刷,立马在二手书市的价格水涨船高,有的甚至几倍于定价。也有的书因为电商促销力度过大,买来以后倒手给二手收购商还能赚得差价。但是,以上这些都是偶然情况,何况,就算在“理财”意义上取得成功,又有几个真正的爱书人舍得把手里的书转让给他人变现?
经历了与商家的斗智斗勇,展示战果的收货环节,往往伴随着大量晒书的照片。在书倒组,很多人家里的书房像个小型图书馆,书架早已满满当当,多出来的书只能码在地上,堆得密密麻麻,这算是标准配置。真正的大神则为了安置藏书,购买了一套别墅。
作为一个专门指导人如何买书的小组,书籍版本知识自然是必需的,而这都对应到相应的售价上。尤其是进入公共版权范围的名家全集,因为版本众多,更要精挑细选。拿《鲁迅全集》来说,尽管内容大同小异,“人文社”的版本常常被供奉在神坛正中央,自然售价也居高不下;一些出版界后起之秀在宣传广告里强调“一字未删”“当年原版”,也能博得一批拥趸;最不受待见的自然是那些封面设计不走心、排版毫无美感、纸质单薄的版本,当然,它们的价格也是最低的。老实说,如果不挑剔,这些《鲁迅全集》都能满足领略鲁迅作品魅力的基本需求。
其实,买书不光牵涉到数学和经济学常识,更是对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刻考验。在这一点上,书倒组提供了诸多田野考察资料。
在小组里,时常出现的另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如何在家人不察觉的情况下,将成箱成箱的书放进家里?有组员表示因为家里书架满了,不敢把快递往家里拿,就把书藏在车的后备箱里。可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这位组员现在最担心的是家人来开车,发现后备箱和后排座位都被书占领了。
和快递员约好时间,趁家人不在的时候把书拿进来,塞进房间的某个角落,是书倒组成员解决因购书引发家庭矛盾的常见思路。在一条“瞒着家人把书带进书房的方式”的帖子评论区,有不少热心网友支招:回家时候藏门口鞋柜里面,半夜偷渡进书房;把快递盒伪装成零食盒带进去;寄到单位,每次带一两本回去。一位身为父亲的组员给女儿出了这么一道题:爸爸单位有40本书,每天拿回家2本书,每5天还会买入10本书,多少天可以全部拿回家?
还有组员郑重其事地说,每年会和家人坐下来好好谈预算,如果当年的预算没花完,可以累积到下一年,当然,如果碰到心仪的书搞促销而当年预算不足,透支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就像胡适为“今日打牌”痛心疾首一般,如何戒掉买书上瘾的习惯,成为组里部分尚存一丝理智者关切的问题。有人为此想出了一个主意:每每想要买书的时候,可以试着将家里最重的书塞进背包里出门跑两圈,抱着整箱的全集做深蹲,把大部头顶在头上做劈叉,或者放几本在背上来个俯卧撑。然而,这个话题的讨论往往会跑偏,诸如“几个月之后,发现能背更多书了”。
在一个专注讨论买书的小组,试图挑起读书这件事总是不合时宜的。既然谈论起阅读率总是能让组内同仁羞愧地低下头,那么还是不说为好。晚期的仓鼠症患者面对眼前的精神食粮,只是为了看到封面——实际上仅仅是书脊就足以满足。至于说到读书这件事,大家纷纷左顾右盼,再不济就找个地缝钻进去。
书当然是用来读的,不读就无法实现内容价值。而在不少书倒组的成员眼中,书籍,实际上成了单纯的消费品,这倒是非常符合当下消费主义的潮流。下单之前,并不考虑自己会不会真的读完这些书,仅仅满足于付款时刻的兴奋,以及收货时刻的短暂欢愉。正如书倒组的公告所言:“买书时总有一种囤积的热情。阅读时却总没时间、没心情、没机会、没耐心。满架的字纸用怨恨的眼看我。”
“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反图书馆”的概念。他认为,将自己围绕在大量尚未阅读的书籍中,构成了对自己知识有限和无知的持续提醒,这些未读的书组成的就是“反图书馆”。问题在于,提醒自己无知,真的能够换来求知的热情吗?
更有人指出,买书如山倒现象,表现了一种“填充自己的焦虑”。有人辩护说,当你最想读那本书的时候,它恰巧就在你的手边。如此看来,满足这种焦虑的成本或许有些大。众所周知,许多赫赫有名的作家都不藏书,这不仅因为可以理解的经济原因,还源于一藏书就无法过上四处漂泊的生活。
下一次清空购物车的时候,记得提醒自己,买书并不比买化妆品、买零食、买首饰高尚多少。你只不过完成了一次精密的计算,在抢券大战中占得先机,家里正好又有闲置的空间用于囤书,仅此而已。
- 两部门发布《意见》:要求各部采取针对性举2022-01-24
- 邓长昌:尽快对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系统2022-01-24
- 黄月珍: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荣:优化创新生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2022-01-24
- 黄玲:全方位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在创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构建政府公共数据服务体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国推进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 2022-01-24
-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2022-01-24
- 云南安宁打破农民职业发展“天花板” 开展2022-01-24
- 2021年辽宁省粮食生产形势喜人 粮食总产量2022-01-24
- 春节期间辽宁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2022-01-24
- 辽宁海城市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过652022-01-24
- 辽宁盘锦公布12件民生实事 推进高质量发展2022-01-24
- “有梦 有为”周末青年志愿行动在李沧举行2022-01-24
- 听·见 | 动画师变身面塑传承人,这个802022-01-24
- 26名群众代表青岛占俩!高二学生成省政协旁2022-01-24
- 追踪丨全民接力,传来好消息!即墨失联3天2022-01-23
- 立案查处!青岛昌明置业有限公司森林公园项2022-01-23
- 半岛验房丨胶州亿阳金都馨城毛坯房墙面锈点2022-01-23
- “乐动市南”!逛街时与艺术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间烟火气!逛吃、选年货、置办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湾夜静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遗专家亮绝活!2022年山东省2022-01-23
- 风雨无阻!崂山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足球队员2022-01-23
- 市北区探索服务赋能新路径 营造企业发展好2022-01-23
- 市北区聚焦中医药长远建设,产生“双驱动”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福州开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810亿 今年预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