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建成第一所全免费华坪女子高中,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
-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 2020-07-21 15:14:22
一生无儿无女,却建成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12年间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逆天改命。
她的事迹影响和鼓舞了许多人,堪称一个“超人”和“传奇”。连续10多年的关注,记者一直努力去理解她,看看她是怎样“炼”成的。
她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云南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
7月9日上午,云南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成立,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担任会长。
目前,云南丽江市委、市政府和华坪县委、县政府已为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筹集了第一笔助学金200万元,在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筹备期间,全社会各界捐款629笔42.94万元,加上市、县筹集的助学金,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目前筹集到助学金共计242.94万元。
张桂梅表示,助学会将严格按照助学会章程和社会各界的期望,致力于发展山区女孩的教育事业,把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用在山区女孩教育中去。助学会收到的每一笔物资、款项将在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下,节约、合理使用,并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一次意外和一场疾病
张桂梅的故事,要从云南大理的喜洲镇说起。
这是一个天高云淡、气候宜人的地方,也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在这里,年幼丧母的张桂梅迎来了生命之花的绽放,十七八岁的年纪遇上了最纯粹的爱情。
此后,便是有情人喜结连理,夫妻恩爱,伉俪同行,两人一起在喜洲一中任教。
原以为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岁月静好,直到终老,不曾想,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几年后,丈夫突患胃癌,撒手人寰。霎时间,昔日所有的足迹都触景生情,沦为伤心地。
人在感到压抑和悲痛的时候,或许,逃离和移情就变成了一种本能。
张桂梅便是如此。
她选择了调离,去往更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身为一名中年丧夫的普通妇人,张桂梅原本是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生活。
身为一名老师,她则想为这个小县城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份贡献。
然而,祸不单行,没多久,张桂梅就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子宫肌瘤。
举目无亲,工资微薄,之前为丈夫治病,积蓄也所剩无几。
就在张桂梅感到万念俱灰的时候,得知情况的领导和乡亲们纷纷踊跃捐款。
原本是想做贡献,结果却给大家带来这么大麻烦。张桂梅的眼角不禁溢出了感动和自责的泪水。
其实,张老师当时就把政协委员和妇女代表们的12370元捐款,又捐给学校架电用了。
病好后,一无所有的她,便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满腹知识,倾其所有地回馈这里的人民。
一次家访和一所高中
偏远地方的家庭都很穷,很多学生上得起学,就吃不起饭。
有的学生甚至会在饭点故意装病不起床,张桂梅便拿钱给孩子们买菜、买生活用品、交学费。
可即使这样,班上还是时不时会有女学生从课堂上“消失”。
对于贫困孩子来说,读书是他们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张桂梅不忍学生们自断出路,便一边教书,一边跑到大山里寻找孩子。
然而,在一次家访中,张桂梅惊讶地发现,孩子的父母竟让高三的女儿回家干活,却把读初二的儿子送去县城补习。
张桂梅气得当场问道:“你姑娘是高三,要高考,你不送她去补习,反而送小的去?”
只见孩子的母亲无辜又理所当然地回道:“可他是儿子啊。”
这句话犹如一记闷棍,打得张桂梅说不出话来。
与此同时,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找到张桂梅,希望她可以担任院长,而院里收养的孩子,不少都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
那时候,张桂梅才深深地意识到,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顽疾和贫瘠。
因此,她下定决心要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斩断这种“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可是,筹办一所学校谈何容易,县里虽有资助,却不足以支撑所有开销。
张桂梅不得不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四处筹钱。
一个乡村教师,一没背景,二没资源,如何才能筹到钱呢?
张桂梅用了最原始、最笨的方法:在大街上像乞丐一样,10块、5块、甚至2块的去要。
她拿着“优秀教师”和身份证等证件,朴素地相信,办学是好事,肯定有人会支持。
然而,换来的却是被当作骗子的指责和谩骂。
“好手好脚不干活,戴个眼镜出来骗钱。”
有人往她脸上吐口水,还有人放狗咬她。
那一次,张桂梅被狗追着跑了半天,坐在地上,看着腿上溢出的鲜血,感觉自己真如一个乞丐。
瞬间,她泪如雨下,嚎啕大哭。
一次开会和一篇报道
就这样,咽下了无数屈辱与悲伤。整整5年,张桂梅筹到的钱不过1万。
坚持很不容易,放弃只在一个转念。
在难与易之间,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更容易的路。这也无可厚非,大家不过是选择了善待自己,张桂梅却选择死磕到底。
而这个世界,又恰恰是被这一类不懂取巧的笨人在推动和改变。
2007年,张桂梅当选人大代表,要前往北京开会,县里给了她一笔不小的置装费。
张桂梅拿着钱,转身就给孩子们买了电脑,自己则穿着平常衣服出远门。
开会时,张桂梅被一个女记者拦住,经提醒,她才发现,自己的裤子破了好大一个洞。
女记者敏锐地觉察出,张桂梅身上定有“隐情”,于是在采访之后,写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新闻。
正是这篇报道让张桂梅梦想照进现实。
政府拨款,各方支持,女子高中拔地而起。
张桂梅担任校长,劝回了96名学生,并吸引了16名新老师。
也是在一次家访中,一位老人对张桂梅说道:“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我孙女读高中了。”
一句话听得张桂梅悲喜交集,回去的路上,她就暗下决心,不仅要让孩子们上大学,还要上好大学,上名牌大学。
这个“疯狂”的想法让不少老师都打了退堂鼓,因为学生们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有些人甚至连小学知识都没掌握。
为了赶上进度,张桂梅要求所有人疯狂学习,疯狂刷题。
每天早上5点开始早自习,晚上12点才睡觉休息。
别人说这样对孩子不好,张桂梅何尝不知,她只是没办法,只能让大家拼命。
不仅是学生拼,老师们更拼。
为了坚定信心,留下的老师们对着画出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一边宣誓,一边流泪。
然后,便是拿命教学。
有位男老师结婚,头天办完婚礼,第二天就回来继续上课。
有位女老师做完肿瘤手术,医生说能穿衣服,她就赶回了学校。
而张桂梅更是由于长期操劳而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
好在苦心人天不负,2011年,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达69人。
9年里,该校高考综合上线率一直为100%,一本上线率更是从首届的4.26%,上升到了2019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12年间,很多曾经差点辍学的贫困女孩,走进了厦大、武大、川大等名校,改变了人生轨迹。
后记
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已停止教学。
如今的她,是校长,也是后勤,每天检查水电安全、查房,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
她没有自己的家,12年来,一直都住在学校3楼的学生宿舍。
正如张桂梅所说,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1600多个学生,背后是1600多个家庭,是无数生命和希望的延续。
张桂梅现在的愿望是,自己的身体能好一点,能多送走几批学生。
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张桂梅,担得起。
- 两部门发布《意见》:要求各部采取针对性举2022-01-24
- 邓长昌:尽快对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系统2022-01-24
- 黄月珍: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荣:优化创新生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2022-01-24
- 黄玲:全方位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在创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构建政府公共数据服务体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国推进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 2022-01-24
-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2022-01-24
- 云南安宁打破农民职业发展“天花板” 开展2022-01-24
- 2021年辽宁省粮食生产形势喜人 粮食总产量2022-01-24
- 春节期间辽宁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2022-01-24
- 辽宁海城市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过652022-01-24
- 辽宁盘锦公布12件民生实事 推进高质量发展2022-01-24
- “有梦 有为”周末青年志愿行动在李沧举行2022-01-24
- 听·见 | 动画师变身面塑传承人,这个802022-01-24
- 26名群众代表青岛占俩!高二学生成省政协旁2022-01-24
- 追踪丨全民接力,传来好消息!即墨失联3天2022-01-23
- 立案查处!青岛昌明置业有限公司森林公园项2022-01-23
- 半岛验房丨胶州亿阳金都馨城毛坯房墙面锈点2022-01-23
- “乐动市南”!逛街时与艺术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间烟火气!逛吃、选年货、置办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湾夜静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遗专家亮绝活!2022年山东省2022-01-23
- 风雨无阻!崂山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足球队员2022-01-23
- 市北区探索服务赋能新路径 营造企业发展好2022-01-23
- 市北区聚焦中医药长远建设,产生“双驱动”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福州开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810亿 今年预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