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接触过密是否合适?

  • 南方日报
  • 2020-06-10 14:17:21
要进行网络学习,先要浏览大量游戏、交友信息;所谓的免费网课页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疫情期间,一些直播平台纷纷杀进“在线网课”领域。不过,有的其实是跑马圈地的流量生意——近日,央视点名批评虎牙、斗鱼等平台借免费网课向学生推广网游。

免费为表,推广为实。一些互联网机构打的是什么主意,不难得知。除此之外,还有培训平台被曝光“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有的在线课程被批评“以应试为导向,内容没有审核”,还有一些直播页面显著位置设置“送礼”按钮等,引发热议。这些现象不能不让人反思:教育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接触过密是否合适?

教育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授业规则、监管机制,基本上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平、安全、有效。教育行业的本质是“慢”,需要经年累月的耕耘、默默无闻的付出。而疫情期间的互联网机构则是一个外来者,其本质是“快”,尽管打出“免费课程”的旗号,但兜来兜去,无非还是走向“流量思维”那一套。这两者性质的差异,决定了它们至少在观感上是违和的,“牛头不对马嘴”。教育行业有必要提防互联网机构抛过来的“绣球”。

相关部门早就意识到了不妥。去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就强调依法依规对校外线上培训进行监管。这是对线上教育的提醒:线上只能作为补充,取代不了线下。其中的亮点之一,在于实施备案审查制度,重点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进行备案。如此做法,显然更符合“互联网+教育”的监管要求。教育涉及讲课形式、内容把关、从业者道德等方方面面,突出培训机构的主体责任,可以给学生提供权威合法的线上培训选择。

像虎牙、斗鱼这样的平台,或许会认为它们不过是提供了技术支持,不用负起主体责任。但这是显然错误的“技术中立论”——屏幕一端的老师负责上传内容,另一端的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看起来跟平台无关。然而,在屏幕上浮动的“模块广告”,若隐若现的“送礼”按钮,难道也跟平台无关吗?可见,平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如果它想进入教育行业,就必须按照程序备案走流程;倘若只是提供“技术支持”,就应该清清白白,拒绝一切营销行为。

由此引发的思考是:是不是一切皆可直播?2020年,“直播电商”成了全行业绕不过去的热词。除了虎牙、斗鱼等平台,还有相当多的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试图从在线网课中分一杯羹。这未必是明智之举。事实反复证明,不是什么行业都可以速成。把教育视作流量池,结果风口下面往往是悬崖。所以,还是让教育行业慢点来吧!

关键词: 教育行业 互联网行业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