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只在现实中进行,也在每个人的内心进行

  • 光明日报
  • 2020-04-08 14:04:00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但输入性和无症状感染者风险,提醒我们疫情防控还未到可以放松之时。相关部门日前明确,一些地区将很可能较长时间处于疫情防控状态。

上述现实,决定了我们在继续关注疫情的同时,也得直面常态性的疫情防控可能给社会行为规范、社交距离乃至社会心态带来微妙变化。比如,据媒体报道,4月4日从上海站始发的G7060次列车上,有乘客因为脱口罩吃饭引起了其他乘客不满,引发双方发生冲突。另外,一些地方近日接连发生因戴不戴口罩、扫不扫健康码而引起的矛盾事件。这些疫情下的社会现象,为观察疫情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影响,提供了现实案例。

以高铁乘客摘口罩进食为例。高铁毕竟不同于地铁车厢可以完全禁止进食,铁路部门也没有发出相关禁令,那么,坐高铁进食也就很难用违反相关规定来定性。但从防疫角度,这样的行为引起一些乘客的担忧,不无道理。这种看似模糊的界限,其实更需要具体情境下的个体去把握,不能完全依赖事无巨细的规定去裁定。

如列车员就建议乘客错峰进食,并且在进食前可以提前与周边乘客进行沟通。这或许增加了高铁进食的复杂性,却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乃至冲突。其实,即便没有疫情因素,这也是公共社交常识——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必须要注意对周边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说到底,这与往常高铁上诸如手机外放音乐、大声喧哗等习惯引发争议,其实是同一性质的事件。

疫情是对社会的全方位考验,自然也包括社交规范、行为模式等。据说在热衷于聚会的美国,目前也开始流行“保持社交距离”的做法。如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排队,也开始注意距离。对我们来说,也确实需要重新思考“亲密”关系的界定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行为习惯。这次疫情发生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再次出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还未适应分餐制的社会来说,普及公筷、公勺与其说是一种就餐礼仪的改变,不如说是一种社会观念的更新。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疫情的特殊性,讨论疫情下的公共社交规范,可能不完全适用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群己权界”。美国作家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就有过这样的论断:大规模的传染性流行病不仅是一个医学事件,而且被当作是一个文学事件,一个道德事件。我们或可将之理解为,传染性疫情也可能引发道德危机。

正常的社交距离在疫情时期可能面临挑战,一些看似正常的行为可能被视为是“不道德”的,如高铁进食引发的争议。再比如,疫情可能加剧群体心理的“敏感化”,容易催生非理性过激反应甚至是歧视。像个别地方对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予以标签化对待,甚至严重到恐慌程度,这是非理性的,也不啻为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这也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这是疫情期间被广泛宣介的理念。但落到现实中,它需要体现在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应该清醒的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并不等于冷落、冷漠和互相排斥。相反,面对传染性疫情,最需要的是社会各个单元、个体的互相配合、包容与合力应对。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都将放大疫情带来的伤害。

抗疫不只在现实中进行,也在每个人的内心进行。我们如何重新界定与他者的“距离”,我们如何重新审视公共社交规范,如何看待个体的责任与义务,都需要每个人有新的思考。疫情还将持续多久,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疫情应该让我们变得更开放、信任、包容,而不应是更封闭、更多猜忌与隔阂。

(作者:朱昌俊,系媒体评论员)

关键词: 抗疫 考验 社交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