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语言的急速变化应保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态度

  •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2019-11-19 16:11:15

在这个急速变革的年代,在人们观念转变的同时,语言的变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我发现不少文白相杂、怪字迭出、中外拼盘的词汇高频出现。虽然老牌的词典专业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及时跟进了新词汇词典之类的最新工具书,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时不时地适当收入一些有定评的网络语言,但是依然跟不上词汇变化的惊人速度。

记得去年的愚人节我收到别人发来的一条近百字的短信,几乎全部是古代偏字、怪字组合的词语,看后如入五里云雾。当然这都是从网上转载下来的搞怪文字游戏,不足为奇,但是至少代表了当今一部分人以怪为美、以偏为美的审美趋向。

如果说,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从欧美归国的人士,说话不中不西,遭人诟病,那么现在某些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岂止说话,很多文章也是文白相杂,还不时冒出网络语、无厘头语、广告语,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修养就高人一等了。甚至连文艺晚会上的小品节目也不时会抖出一大串无厘头语言,如“你妈喊你吃饭了”等。恕我直言,如今很多新出版的文学作品也出现了语言不过关、语言不优美的问题,导致这些题材很好的作品因此“蒙尘”,难以“流芳百世”。

应当说,社会生活变化越快,新语言也就更多,这本身是好事。但是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语言的宝藏远远没有深入开掘与很好地继承。推陈出新很重要,但是只有充分地继承,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语言的创新才有了依附。如果本身就没有什么语言的涵养,却在那里一味地以怪取胜、以无厘头取胜,是不足取的。至于那些谁也看不懂的火星文,更不是什么创造,对汉语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害的。因为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交流沟通、传递信息,如果只有几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能懂,这样的语言出新似乎意义并不大,充其量是一种圈子语言、小众语言。

语言的急速变化是可取的,但是也应有度,毕竟时代会大浪淘沙,将无益的语言荡涤出去。眼下在互联网时代,汉语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大冲击,汉语的优雅和博大也面临危机。如何让汉语在时代的大潮中“处变不惊”、坦荡面对,的确是一道严肃的时代命题。我们要对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一文化瑰宝心存敬意,用心呵护,让汉语的宝库更加璀璨夺目!

关键词: 语言 变化 文化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