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2023确定六大任务

  • 东南网
  • 2023-03-01 18:37:23


【资料图】

东南网2月28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2月27日,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2022年,福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居全国前列。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持续盯紧建设生态强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好生态优先导向作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化、整治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六大任务,用好六项举措,推进美丽福建建设。

据悉,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年度全省主要流域Ⅰ~Ⅲ类水质比例98.7%,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占比85.8%,保持稳定并略有提升;市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标;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7.8%;污染防治攻坚战连续多年获评全国优秀等次,霍童溪、福州滨海新城岸段分别入选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多项改革举措获国家肯定和推广;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力有效,噪声扰民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获国家命名39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两山”创新实践基地,民生生态环境获得感明显增强。

2023年,将围绕建设生态强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好生态优先导向作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化、整治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等六大任务,提出一系列举措,推进建设生态强省,加快美丽福建建设。

万分珍惜生态优等生品牌,全力推进建设生态强省。推动出台生态强省建设实施意见,把生态强省建设落深落细落实。根据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各自的“十大行动”,逐个“美丽”制定实施方案,分区分类分“美丽”开展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年内力争再新获命名10个以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护碧水、促碧海、保净土、治废物。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基本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新能源车船加快推广应用;推进产生VOCs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工艺和回收处置水平。推进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废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推进出台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升方案。推进全面完成网箱养殖升级改造;完成海漂垃圾整治提升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全面开展入海排污(放)口(沟、渠)查、测、溯、治、管;分类分批实施滩涂养殖场废水整治;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美丽海湾”。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工程项目实施;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实施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工程试点;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监测评估。推进九市一区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坚决整治危险废物、重金属、电镀、尾矿库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开展新污染物治理。

发挥生态优先导向作用方面,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加强产业项目环境准入和规划布局引导,提前介入、主动帮扶,让企业少走弯路。对大项目好项目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和高效保障,推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积极帮扶南平、三明、龙岩18个化工园区优化产业方向、链条,防止化工园区盲目布局,守住安全发展和生态环境底线。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化方面,围绕发展绿色经济部署,深入实施经省政府批准出台的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产业化、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若干措施,通过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策划生成项目同样需要系统观念,既加快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升,多形成系统性大项目好项目。持续搭平台、建机制,积极主动与央企、金融机构等各方深入对接,继续加强项目谋划成果推介、政银企衔接联动,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央企、民企来闽投资生态环境治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项目。

整治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噪声废气扰民、黑臭水体污染、养殖污染等问题,仍然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感受最直接、反映也最强烈的环境问题。各地要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揭短亮丑,进一步完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本帐”,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对各类问题整改再提速、再提标、再提效。

全面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方面,常态化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紧盯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尾矿库等高风险领域。深化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编制,实现重点河流全覆盖;推动跨省流域相邻市县以及省内流域上下游相邻市县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不断提升环境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关键词: 生态环境 2022年福建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2023确定六大任务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