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点!看!福建国企的“新奇特”

  • 福建日报
  • 2022-06-22 05:22:49

走进“6·18”国企创新馆,大到国之重器,小到饮茶小憩,处处可见“黑科技”。这些涵盖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新奇特”,展现了我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群像。

数字科技,让未来感无处不在


(资料图)

繁忙的集装箱装卸码头不见人的踪迹?这并非电影场景。

在省港口集团展馆,通过远程操作台大屏幕,可见集装箱岸桥、平面运输车等主要港口装卸、运输设备自动接收信息、感知环境状态,自主完成生产作业,码头生产基本实现无人式自动化运作。

这其中,福建电子口岸公司的人工智能团队功不可没。“以往港口调度都得靠人、靠经验,现在通过视觉技术、感知技术、机器运算,就能对诸如‘箱子放在哪里更合理’这样的问题进行科学安排,实现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跃升。”福建电子口岸公司总经理魏秋新说。目前,该团队已实现从核心算法到硬件的全面国产化,成果落地天津港、广州港、宁波港、武汉港等主要港口。

在省电子信息集团展厅,福日电子旗下迈锐光电的裸眼3D屏科技感满满。在这里,无需佩戴3D眼镜,即可见动漫人物“跃”出屏幕。

“这是利用人左右眼视差错觉制造出的立体感。其中的关键技术,是通过虚拟3D软件,将立体画面按一定观看角度在两个不同平面呈现出来。”现场工作人员黄领领介绍,迈锐光电的裸眼3D整体解决方案在软硬件及内容方面非常成熟,已为上海、广州等地商圈打造出城市新地标。

在首次亮相“6·18”的省属国企新军——省大数据公司展区,一台智能茶饮售卖机成为馆内的网红打卡点。“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高级茶艺师冲泡逻辑,智能识别茶叶并还原完美茶汤,还能用大数据推送偏好茶饮。”现场技术人员说。

借由智能茶饮售卖机这个载体,省大数据公司展示了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赋能数字政府、数字防疫,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在这里实现了“双轮驱动”。

蓝色科技,推动“掘金”海洋

在省投资集团展厅,一个酷似航空母舰的“巨轮”模型激起了不少观展者的好奇心。

来自闽投深海公司经营团队的潘艳告诉记者,这个叫“闽投1号”的装置是伴随我省“海上福建”三年行动方案而生的,是国内领先的新型抗风浪养殖旅游综合装备。它不仅可以进行深海养殖,其宽阔的甲板空间和稳定的主体结构还可以搭载海景客房、餐厅、厨房、会议室等旅游功能舱室,开展海洋科普、研学观光、观测通信等活动。

“装备通过配备波浪能和光伏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实现绿色低碳供给。同时,搭载养殖环境监测系统、鱼类综合监测分析系统等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以‘智慧+服务’模式打造全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潘艳说。

据了解,“闽投1号”预计于8月交付运营,首台套拟投放于连江定海湾。未来三年,还会有25台套这样的装置面世,预计水产养殖年产量达5000吨以上,年产值近10亿元。

在福船集团展厅内,一个大型豪华邮轮模型同样引人关注。

厦船重工党委副书记黎育仁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去年底交付给芬兰维京航运公司的一艘邮轮型客滚船,集运输、旅游、休闲、商务、购物等功能为一体,可乘坐2800名乘客和200名船员。“这艘邮轮的制造是响应我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号召,实现从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货船向载人大型邮轮的转型。”黎育仁说。

在这一展厅,“探索二号”科考船、海上风电一体化作业移动平台、海电运维交通船等功能各异的新产品让人应接不暇。福建能化集团的海上风电集群、省国资公司的大黄鱼产业园等项目,也充分凸显了在海洋科技加持下,福建国企的无限可能。

绿色科技,助“双碳”目标实现

在泉州交发集团展区,泉州市民熟悉的公共自行车“小黄”边上,还停着“小橘”,这是年底即将投放的公共电单车。两车共用一个车桩,市民在使用上可无缝切换。这背后,是智慧公交大脑、公共自行车平台等构成的绿色智慧出行平台为其赋能。

在福汽集团展区,金龙客车自主研发的首台套设备“125kW级燃料电池系统”惊艳亮相。“不同于锂电池是储能装置,氢能燃料电池是发电装置,只需30公斤的储氢量,续航里程就能达到现有纯电动车的2倍以上。”金龙客车新能源技术部部长宋光吉说。

低碳生活无处不在。在省招标集团展厅内,通过《碳循未来》互动装置,你可以变身“海丝碳宝宝”——它腰缠万贯、无所不能,但它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受到碳排放指标这一“紧箍咒”约束。

省招标集团董事长助理简灿良向记者介绍了天空地一体“双碳”监测体系的“福建答卷”——将海丝卫星星座计划及应用与中国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碳排放与碳存储综合管理平台结合,让“双碳”可看、可控、可管理。而这,正是海丝碳宝宝体验场景的理论支撑。

如今,福建的绿色科技不仅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还能赋能国之重器。在冶金控股展区,由厦门钨业展示的叶盘已成为国产飞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组件,这依靠厦钨攻克的耐高温材料加工的核心技术;省建工集团在建筑能源监测与运维、建筑绿色化改造升级等方向不断突破,所承担绿色建筑工程已遍布全国,走向世界……

接下来,我省国有企业将聚焦“四大经济”,充分利用“6·18”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对接,推动实施一批产业重大技术专项和重点技改项目,不断培育国有企业竞争新优势。

本报记者 林侃

关键词: 看福建国企的新奇特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