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半年来4个实验室怎样运行?一起来听听来自实验室的第一手分享

  • 中国记协网
  • 2020-06-12 11:45:46

编者按:2019年11月6日,为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强化科技支撑,科技部决定批准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受到行业高度关注。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国之重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半年来,4个实验室怎样运行?重点项目进展如何?又将怎样影响传媒业深度变革?一起来听听来自实验室的第一手分享。

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个方向”助力优质内容

以人工智能研究为核心,围绕主流价值观精准传播理论科学与计算、内容智能审核和风控评级、基于内容传播领域的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等3个方向开展传播内容认知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宣部指导、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媒体融合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网承建。媒体融合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5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四全媒体”发展趋势、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举措。

今年4月23日,“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题交流会”在线召开,重点实验室主任叶蓁蓁与行业专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围绕“新的社会分工将定义媒体未来”展开交流。此时距离重点实验室获批有近半年的时间,虽然建设期正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但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一直在向前推进。

人民网重点实验室坚持开放合作模式,勤修内力与苦练外功相结合。重点实验室成员多次前往人工智能领域领军高校、科研机构沟通交流,召开专题研讨会,了解相关领域科研进展,学习先进经验。同时,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原则,重点实验室邀请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

全媒体时代,媒体发展的驱动力从以内容为主转变为以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技术在媒体发展中的作用变得空前重要。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发展,内容生产方式多样、传播渠道多维、接收终端多元,但同时也带来了虚假有害内容增多、内容审核难度加大等问题。

媒体与舆论引导不仅影响大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影响其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围绕媒体融合国际前沿研究,根据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需要,重点实验室以人工智能研究为核心,围绕主流价值观精准传播理论科学与计算、内容智能审核和风控评级、基于内容传播领域的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等3个方向,开展传播内容认知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通过探索主流价值观认知体系,提升全媒体内容传播的效率和品质,实现优质内容精准传播、深入人心;通过多模态内容的智能识别与治理,提高预判力和把控力,加强全媒体内容审核,遏制虚假有害信息传播,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符合人民利益的网络空间。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引擎为融合注入澎湃动力

密切关注5G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传输变革为牵引,向数据存储、计算及应用创新延展,着力在空间数据媒体应用、物联网新闻数据计算模型等领域实现突破

2019年11月,科技部批准新华社建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当年12月11日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建章立制。设计“1+1+N”规章制度体系,即一份学术委员会章程、一套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及系列专项制度。目前,实验室资金管理、科研管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10多项规章制度已起草完成。

推进科研。精心制订实验室2020年度科研计划。定制化智能语音交互实现模式、基于深度融合模型的新闻生产领域文本自动生成及评估技术、视频内容理解技术与图像视频描述文本生成技术等多个课题进入研究实施阶段。相关课题已获得7项软件著作权,申报两项专利,编写首个新闻领域的内容标注的行业规范草案,向国际顶级会议期刊投递6篇论文。推出《疫情防控中:中国“热起来”》卫星新闻数据融媒体产品等多项总浏览量过亿次的报道应用成果。

功能升级。智能化编辑部已启动运行,智能化演播厅、全息感知智能交互系统、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系统、情绪流新闻车媒体系统等功能区正在进一步升级。

对外合作。与中科院计算机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对接开展合作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密切关注5G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传输变革为牵引,向数据存储、计算及应用创新延展,着力在空间数据媒体应用、物联网新闻数据计算模型等领域实现突破。

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

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清技术创新链

聚焦超高清电视制播、融合媒体传播分发、视音频服务安全等前沿媒体科技,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示范和应用实践,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清技术创新链

2019年1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上海国际传媒港举行了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仪式。该实验室是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超高清电视制播、融合媒体传播分发、视音频服务安全等前沿媒体科技,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示范和应用实践,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高清技术创新链。

2019年12月7日,实验室在上海交通大学组织了第一次高水平学术活动——“5G+4K/8K+AI媒体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等出席了论坛,并分别发表了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前沿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

实验室积极开展“5G+4K/8K+AI”研究创新,参加春晚5G+4K传输试验、国庆70周年超高清转播、5G新媒体平台等先进媒体科技实践,所研发的4K超高清测试序列已被纳入国际电联ITU国际标准,5G背包应用于国庆70周年等重大转播活动。同时广泛参与国家重大科技研究课题,先后承担2019年度科技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科技冬奥”“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重点专项任务。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实验室牵头承担“冬奥超高清8K数字转播技术与系统”研究项目,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研发8K超高清转播技术;“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中牵头承担“4K超高清电视制播系统研制”项目,研发面向未来的IP化超高清制播、存储及智能制作技术。

此外,实验室还积极参与2020年度科技部“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发改委“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贡献智慧

近期将主要在媒体融合传播与未来形态、媒体融合的服务模式、媒体信息智能处理三个研究方向展开深入研究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2019年11月6日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教育部主管,依托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建设。

实验室将致力于创建媒体融合与传播理论及服务模式,引领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科研创新,搭建面向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发展趋向的先导实验环境,培养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服务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实验室将结合自身功能定位,突出重点,着力推进以下工作:聚焦媒体融合领域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重点需求,开展可能引发媒体传播格局重大变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进中国特色媒体融合传播理论体系建设,探索媒体融合专业高精尖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网络科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媒体信息智能处理、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着重探索媒体融合传播系统的结构变化,进而建构基于中国实践和传播经典研究的理论模型,为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贡献智慧。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展示中心

近期,实验室将主要在媒体融合传播与未来形态、媒体融合的服务模式、媒体信息智能处理三个研究方向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内容分别由人民网国重运管中心、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传媒大学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网)

关键词: 实验室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