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时:胎儿腹腔巨大囊肿 广东医院多学科团队合作护航

  • 中国新闻网
  • 2022-07-18 20:43:46
胎儿腹腔巨大囊肿 广东医院多学科团队合作保驾护航 中山一院供图

中新网广州7月18日电(蔡敏婕 梁嘉韵 麦洁娜)一名新生儿在胎儿时期被超声检查出腹腔囊肿,不幸的是,一次次的产检结果显示,“囊肿”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逐渐增大,甚至出现“肠扭转”等危急征象。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个专业科室的团队协助下,该名新生儿被成功救治。

在怀孕24周时,孟琳(化名)被当地医院的超声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腹中胎儿有一个5厘米的腹腔囊肿。此时焦虑的孟琳辗转多家医院复查。在怀孕29周时,孟琳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找到了该院副院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王子莲教授寻求帮助。当时,王子莲安排产科主任罗艳敏教授为孟琳制定了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包括超声动态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和腹腔囊肿变化,这让孟琳吃了一颗定心丸。


【资料图】

“胎儿的腹腔囊肿的产前诊断非常棘手,因为可能是各种组织来源,产前要判断什么性质的囊肿还是比较困难的。”该院超声医学科谢红宁教授称,“这个胎儿除了腹腔内巨大囊肿外,后来逐渐出现肠管扩张,通过临床的推理分析,判断巨大囊肿为肠重复畸形,而这种发育异常的肠管随着胎儿体位的改变,很可能会发生肠扭转,导致肠梗阻,这种情况需要严密监测,及时处理。”

该院组织了产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讨论囊肿性质及围产期的注意事项。然而在会诊后次日,谢红宁对胎儿再次进行超声检查,发现在原来囊肿的基础上,胎儿肠管较前明显扩张,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更加支持了发生肠扭转的可能。

据介绍,肠重复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原因不明。一旦出现肠扭转,情况比较危急,需尽早手术。

罗艳敏决定立即收患者入院,同时在当天下午再次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新生儿抢救预案,做好出生时立即手术的准备。

一切安排妥当,在孟琳入院的第二天,新生儿降临人世,体重3.24公斤,孩子出生评分正常。在助产士处理好孩子后,等待在手术台旁的超声医学科专家立即在新生儿辐射台上行腹部超声检查并判断为“空肠闭锁”,考虑到孩子的全身情况尚可,专家们经过充分评估,决定暂不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孩子可以先转入新生儿科进行严密监测。

出生第3天,主管主治医师徐玲玲医生发现了孩子出现低热且腹壁稍红,复查血常规及相关检查,结果提示炎症指标升高。徐玲玲向新生儿科副主任黄越芳教授进行了汇报,并在指导下加强了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几乎同时,相关信息也立即转到了小儿外科刘钧澄教授手中。

该院儿科PICU唐雯教授称,产前进行了多学科讨论,也做了预案,“因为一般情况如果是其他的囊肿可以择期手术,但是涉及肠扭转的一定要把握好时机,要及时手术。”

当天是周日,但是该院小儿外科刘钧澄教授收到信息后,毫不犹豫赶回医院进行急诊手术。“这是孩子出现肠扭转的信号,如不及时手术,肠道缺血、缺氧的时间长,可导致肠坏死和穿孔,有生命危险。”

经过医疗团队紧急协调,手术得以进行。“新生儿科的早期症状判断准确,手术打开腹部时,孩子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肠扭转。”刘钧澄说。手术台上,专家团队一边开着暖风系统为孩子保温,一边认真地摘除位于孩子空肠处的囊肿,重建孩子的小肠。

妇儿科护士长李智英说道:“肠道手术患儿术后一段时间需要依赖手术前就放置的中心静脉置管来维持营养的输注,这类患儿的感染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术后一个多月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终于从长达半月余的静脉营养支持、1月余的空肠管喂养,逐渐过渡为经口进食。7月11日,孩子的进食奶量可以与正常婴儿一样了,生长发育良好。

“虽历经煎熬,但总算母女平安。”在孩子出院前,孟琳写下一封感谢信,“我们真的很庆幸,医生让我们感受到无比强大的支持,连最脆弱的内心都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完)

关键词: 团队合作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