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人员解析亚洲栽培稻“驯化密码”
- 中国新闻网
- 2025-04-17 17:12:36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斌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绘制出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于北京时间4月16日23时在线发表这项成果。据了解,该研究首次完成129份普通野生稻和16份亚洲栽培稻的高精度基因组组装,并解析亚洲栽培稻各类群的进化及驯化路线。
亚洲栽培稻作为全球数十亿人口的主粮,其驯化历史可追溯至约一万年前的普通野生稻。
面对全球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的双重压力,如何将普通野生稻历经锤炼的“生存智慧”注入现代品种,培育出兼具抗病、抗逆特性与高产潜力的“超级水稻”,成为破解粮食安全困局的重要课题。
韩斌研究团队整合了具有代表性的129份普通野生稻和16份亚洲栽培稻资源,进行基因组测序和从头组装,并绘制了相关泛基因组图谱。
研究发现,普通野生稻中的抗病基因丰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高于亚洲栽培稻。研究还发现在南亚的各个亚洲栽培稻类群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
这项研究实现了普通野生稻遗传资源的系统性整合,科研人员可据此追溯相关重要基因的起源。在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这项研究为培育能适应气候变化的优质水稻品种奠定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
- 中国研究人员解析亚洲栽培稻“驯化密码”2025-04-17
- 三部门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2025-04-17
- 辽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2025-04-17
- 广西梧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2025-04-17
- 西藏日喀则森林消防大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 2025-04-17
- 新疆洛浦辅警40米深井勇救落井幼童2025-04-17
- 探访桂林越南学校纪念馆:中越友谊的不朽丰2025-04-17
- 广西梧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2025-04-17
- 西藏日喀则森林消防大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 2025-04-17
- 探访桂林越南学校纪念馆:中越友谊的不朽丰2025-04-17
- 广西高校举办国际文化节 中外学子体验多元2025-04-17
- 边城呼玛现日晕奇观 七彩光环如“天空之眼2025-04-17
- 桑榆未央,智慧助老——这支志愿服务队助老2025-04-17
- 老街成文旅“新宠” 新疆“小巷经济”显活2025-04-17
- “北京交通”APP新增187个共享停车场服务信息2025-04-17
- “外卖小哥”变身“助老专员” 老年餐专送2025-04-17
- 冻干护肤革命领导者——冻干化妆品代工找伟2025-04-16
- 在抖音生活服务,丽人老板如何用个人IP撬动2025-04-16
- “珠海优品 圳享美味”珠海举办优质特色农2025-04-15
- 年度玩具人盛典“PMQ玩嘢祭”复活节回归2025-04-11
- “太”索新蓝海 “泵”富新未来 ——四季2025-04-11
- 当大湾区遇上AI体育: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大2025-04-09
- 南海新经济中心产城焕新样本:看旧厂如何炼2025-04-08
- 年仅38岁!“洋媳妇”奇娜因突发低血糖去世2025-04-07
- 寻味香格里拉 藏式火锅里的团圆新意2025-04-07
- 吉林雪季收官:雪场打造“新玩法”迎春2025-04-07
- 清明假期黄山迎客超9.5万 四海游人尽享春2025-04-07
- 广东江门古劳水乡:古韵国潮 演绎不一样的2025-04-07
- 湖北百花“接力绽放” 入境游市场增长2025-04-07
- 侨见海南自贸港:咖啡产业“玩”出老少皆宜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