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试评定”“绿色通道”?职称评审切莫投机取巧!
- 工人日报
- 2025-04-07 11:21:05
职称评审是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对于这一消息,人社部门回应称,网传“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为不实信息,骗子是为了吸引群众咨询,借机推销职称代办服务,从而收取高额费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机构声称“提供职称代评代办服务”“花钱免试评定”“专属通道、不过保退”,从“跑腿代办”到山寨系统,全流程造假,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对此,专家认为,既要强化打击力度,更需改革评价体系,让实际贡献比一纸证书更有说服力。“代评”“包过”都是骗局
前不久,重庆巴南区某医院主治医师刘韬(化名)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微信:“代评副高职称,包过,不过全额退款。”发件人自称是“人社局合作机构”的彭老师。
“我们医院评职称的名额少,排队要等三五年。”刘韬告诉记者,对方承诺“走特殊人才通道”,费用12.8万元,还发来一张盖有“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中心”红头文件的电子协议。
心动之下,刘韬支付了3万元定金。然而两个月后,对方以“政策收紧”为由,追加5万元“打点费”。后经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家诈骗机构,该机构伪造了17份政府文件,涉案金额超200万元。
记者采访发现,因“职称代评代办”上当的不止刘韬一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求发展、图省事的心理进行诈骗。
2024年3月,家住重庆沙坪坝的陈思知(化名)与重庆某教育科技公司签订职称代评审协议,交了2000元订金,约定于2024年上半年评审处理,结果至下半年还未进行代评审。该公司工作人员告知,代评审申报较严格,虽然当时已处于职称评审收尾阶段,仍可再次申报,并声称“走的是线下递交加急通道”。
为此,陈思知又支付了4000元。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没通过评审。工作人员再次告知,第二年可再帮他免费申报,“走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送审,渠道统一操作”。
近日,陈思知咨询相关部门了解到,没有所谓的“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送审”。目前,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职称诈骗手段呈现新特点
近日,重庆某建筑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李芳带记者暗访一家“职称代理机构”。该机构位于重庆江北嘴金融中心,墙上挂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战略合作单位”牌匾,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演示“职称大数据系统”评审进度。记者注意到,该系统界面与重庆人社局官网高度相似,但域名多了一个字母“v”。
当李芳质疑其真实性时,对方立即拨通一名“人社局张处长”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员保证:“今年建筑专业有30个破格名额,我们是执行单位。”后经核实,该号码实为虚拟运营商号码。
重庆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吴云告诉记者,近年查处的职称诈骗案呈现新特点,诸如使用PS制作政府网站截图、红头文件;虚构“绿色通道”,谎称有“破格评审”“民营专项”等政策;甚至搭建山寨平台,仿冒人社局官网的“职称查询系统”。
“职称评审均需逐级晋升,取得上一级职称并满足相应学历资历条件后,方可晋升高一级职称。目前,重庆市除面向特殊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留学回国人员3类特定对象设有职称申报‘绿色通道’外,正常职称申报通道都需要逐级晋升。”吴云说,网传文件是通过拼图软件编辑而成,试图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咨询,借机推销职称代办服务,收取高额费用。
“去年,我们配合公安部门打掉一个团伙,他们甚至租用写字楼冒充‘评审基地’,用会议室伪装‘专家答辩现场’。”吴云展示了一段执法视频。视频中,诈骗分子在会议室悬挂“2023年度重庆市高级职称评审会”横幅,桌上摆放着伪造的评委席卡。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陈伟指出,此类行为涉嫌多重违法:“虚构‘包过’承诺骗取财物,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伪造政府文件、印章,最高可处10年有期徒刑。若受害者因假职称获得工作、项目,还可能涉及行贿共犯。”应优化流程、突出工作业绩
职称评定对个人职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有人明知有风险还要“入坑”?
记者加入职称代办相关微信维权群了解到,一些人认为职称评审要求高,要有论文、有奖项,“不评不甘、参评累心”,于是想要通过代办“走捷径”,也有一些人不符合职称评审标准,想“破格”,以为付费就能“开绿灯”,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在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看来,职称评审谣言盛行大多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职称申报者不了解评审制度和流程,“但同时也反映出职称评审仍存在‘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的倾向,让部分申报者望而却步”。
重庆市人社局职称改革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评审不收取“加急费”“通道费”,全市仅“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平台”一个申报入口,答辩现场实行“双盲抽签”,评委名单严格保密。2023年全市查处虚假职称证书137本,较2022年增长42%。
“职称代办乱象屡禁不止反映出行业监管的不足,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违法代办机构的监管,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应进一步优化职称评审要求和流程,强化技术技能贡献,突出工作业绩,让真正有贡献、有能力的人获得相应职称。”莫远明说。
由于职称评审工作的特殊性,相关公开宣传和阐释较少。身为重庆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的莫远明建议,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切断不正当的职称利益输送链,让职称代办的市场自然萎缩。
关键词:
- “免试评定”“绿色通道”?职称评审切莫投2025-04-07
- “开盒”“变脸”风险大 未成年人上网如何2025-04-07
- 多地气温将达30℃以上 北方局地或有沙尘天2025-04-07
- 网购酒店套餐遇“照骗” 消费者应留存证据2025-04-07
- 江南华南等地多降雨 西北地区等地多大风天2025-04-07
- 北方多地冲击30℃暖热如常年立夏 江南华南2025-04-07
- 未来三天西北地区等地仍有大风沙尘天气2025-04-07
-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260.2025-04-07
- 武铁清明三天假期发送旅客267万人次创新高2025-04-07
- Sun Life 永明呈献 Sun机遇策略论坛及博2025-04-07
- 艺术家Simon Ma的水之哲学“舞动的水滴”2025-04-05
- 告别比价焦虑,大润发“均一价”带您开启“2025-04-04
- 零食有鸣批发超市门店过1500家,庆生月系列2025-04-02
- 缽爱人间,JOYYE卓艺携手公益伙伴用陶瓷与2025-04-01
- 2025年龙江服务消费季暨乳制品展销节盛大启2025-03-31
- 凤冠冰箱贴“长红” 折射博物馆与观众的双2025-03-31
- 高原东部有雨雪天气 华北及东南海域等地有2025-03-31
- 花滑世锦赛收官 中国选手戴大卫收获冬奥门2025-03-31
- 香江观澜: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春意盎然2025-03-31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 四家银行发布公2025-03-31
- 中关村U30十周年成果发布 累计创造就业岗2025-03-31
- C919国产大飞机成功落地沈阳桃仙机场2025-03-31
- 云南包机向缅甸运送第二批省级救灾物资7.3吨2025-03-31
- 2025合川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 男女子组前三2025-03-31
- 中国喷气客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 交付老挝航2025-03-31
- 梅大高速舍命一跪的黄建度:如有万一还会选2025-03-31
- 中国原子级制造科技基础和产业发展已初具规2025-03-31
- 前两个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5.3%2025-03-31
- “原切”牛羊肉,咋检出添加剂?2025-03-31
- 旅游“智”量提升,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温度?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