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长安春醒时:一茬鲜芽品“春韵”
- 中国新闻网
- 2025-03-09 18:01:35
清晨六点,西安市雁塔区的一处农贸市场已热闹非凡。菜农李霞的摊位前,一捆捆香椿、荠菜沾着露水,引得众人围拢挑选。“过去野菜是填肚子的,现在倒成了稀罕物。”李霞一边称重一边感慨,“现在年轻人也认这些‘野’东西,说是要‘咬春’”。
图为西安民众在菜市场内挑选时令蔬菜。 刘静 摄
“香椿得用头茬紫椿芽焯水后与家养的土鸡下的蛋同炒才够鲜。”曾经在西安一家餐厅工作了20多年的李裕祥正在和买菜的年轻人分享香椿炒蛋的做法,这道传统菜,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依然热度不减。而与之相关的香椿凉皮、香椿凉面等亦成为很多年轻人线下品尝打卡之选。
从菜市场的香椿摊到咖啡馆的“香椿拿铁”,从夜市上的苜蓿卷饼、荠菜汤、榆钱粥到高端宴席的“唐韵春宴”,一场关于春味的传承与创新正在上演。
在西安城北一家超市的冷链货架上,贴着“吃春菜一口鲜”标签的红香椿标价每斤69.5元(人民币)仍供不应求。在西安“00后”谢小梅的购物车里,香椿与进口牛油果“比邻而居”。她对记者说:“我在社交平台看到了很多创新饮品,比如香椿拿铁、香椿奶茶……我打算根据网上教程来制作尝鲜。”
图为西安民众正在购买新鲜蔬菜。 刘静 摄
记者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西安餐饮界形成独特风景。西安南郊的一家酒店顺应时序、上新春菜,其中榆钱化作盛唐点心,苜蓿入画山水冷盘,笋尖化作春山,美轮美奂;而在西安洒金桥夜市的摊位上,十元就能买到苜蓿卷饼、荠菜汤、榆钱粥“春菜三件套”。“从宫廷到市井,野菜始终是长安春宴的魂,如今更成为连接古今的味觉纽带。”西安大学生王迪如是说。
从《诗经》中的“采蘩祁祁”到如今年轻人在社交平台花式分享挖野菜,甚至将洋槐花做成永生花礼盒、灰灰菜标本制成书签等,传统食俗正在衍生出别具特色文化魅力。
从吃饱到吃好,无论吃的是记忆,抑或尝的是新奇,在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一茬茬春芽正破土而出,将千年的春味写进新的故事。(完)
关键词:
- 舌尖上的长安春醒时:一茬鲜芽品“春韵”2025-03-09
- 鄂西山区留守儿童的“城市初体验”2025-03-09
- 广西南宁“花神巡游”演绎千年民俗盛典2025-03-09
- 西藏色季拉山国道雪夜堵塞 边防官兵紧急疏2025-03-09
- 冷空气影响减弱 广东气温回升开启暖湿模式2025-03-09
- 人社部部长:今年就业市场开局良好2025-03-09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2025-03-09
- 第29届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系列活动启幕2025-03-09
- 民生主题记者会丨民政部:重点抓好困难群众2025-03-09
- 检修台前的玫瑰:不放过每一个数据,追求毫2025-03-08
- 北京中小学秋季开学起开设AI通识课 每学年2025-03-08
- 董明珠表示女同志要有制胜的信心2025-03-08
- 周云杰回应网友调侃:我欣然接受2025-03-08
- 高墙内的“摆渡人”:以爱为光以威为盾的警2025-03-08
- 四川省红十字会“她”力量:愿以微光聚星河2025-03-08
- 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女神节独家专属礼遇2025-03-08
- 社区“女管家”崔秀楠:早看窗帘晚看灯 时2025-03-07
- 江西瑞昌:科技赋能助力长江生态保护2025-03-07
- 访浙江“益心为公”志愿者:公益诉讼守护运2025-03-07
- 绛州“蝶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下“焕新2025-03-07
- 湖北宜昌组建“万人红娘团” 为幸福牵线2025-03-07
- 盲人协会主席:我触摸到进步的温度2025-03-07
- “90后”青年投身亲子教育:豆芽带来灵感2025-03-07
-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监测到候鸟超7万羽2025-03-07
- 国内首艘“纯电+直翼舵桨”公务船“海巡1072025-03-07
- 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开局平稳 出口规模创2025-03-07
- 甘肃巾帼之美“内外兼修” 每一位“她”都2025-03-07
- “95后”女刑警戴梦晗:从内勤到外勤的“她2025-03-07
- 比利时东部农场近一个月再度暴发禽流感疫情2025-03-07
- 考核排名“末位”,就应该被“淘汰”?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