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喜委员:科技创新为先导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 中国新闻网
- 2025-03-04 15:43:46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储玮玮)春节期间,深入麦田观察冻害情况;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前往马鞍山桃花村调研乡村振兴……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马传喜的履职足迹遍布江淮大地。他说:“三分之一时间在乡间。”
马传喜在接受采访。储玮玮 摄
马传喜出生于宿州萧县农村,“打麦地里走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是熟悉的农民朋友对他的称呼。作为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他从事小麦品种科研30余载。参与政协履职,今年他的提案依旧聚焦“三农”问题。田间的思考
去年,马传喜在调研时发现,有些地区局部受灾,影响了种粮收益。他认为,当前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可能与县域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关。马传喜指出,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农机化水平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过高。为此,他建议以县域为单位,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机数量和服务水平,同时推动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在马传喜看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首先要有技术突破,还需要进行转化、集成和配套,使其能够转化为实际产品,并进入市场。同时,生产设施、管理和制度也需要与突破性技术相配套,这样才能推动产业升级。种子的“翻身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马传喜今年重点关注领域之一。他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种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不断涌现,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创新能力已大幅提升。
“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马传喜说,“比如,如何平衡先进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关系,避免传统育种技术被忽视?”他强调,传统育种技术是种业发展的基础,不能丢,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创新,避免低水平重复。
“我们要先破后立,既保护传统育种技术,又推动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结合。”马传喜说,“这样,种业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可控。”特色农产品“破局”
在池州调研时,黄精的产业化转型令马传喜印象深刻。“过去农户卖原料,如今深加工成即食产品,附加值翻倍。”他说。
安徽地处南北过渡地带,物产丰富,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马传喜认为,发展特色农产品对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他提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应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别是要通过加工和市场建设来带动产业发展。
马传喜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重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安徽中药材为例,他指出,需要从种植、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推动特色农产品的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完)
关键词:
- 马传喜委员:科技创新为先导 发展农业新质2025-03-04
- 冷空气致山西“断崖式”降温 多地迎降雪2025-03-04
- 上海:“周恩来号”机车已安全走行1300万公2025-03-04
- 浙江沿海94条水上客运航线因“寒潮+大风”2025-03-04
- 四川启动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2025-03-04
- 记者跟着小哥送外卖,体验他们争分夺秒、穿2025-03-02
- 批量涌现又批量沉寂,一些“古城古镇”为何2025-03-02
- 挑战冬泳,确保安全和规范是首要2025-03-02
- 非法穿越鳌太线遇险 亲历者:人生中的惨痛2025-03-02
- 关注!3月1日起,一批国家标准将实施2025-03-02
- 周琪代表:以务实态度促两岸同胞心灵契合2025-03-02
- 杨武云代表:麦田里的“基因解码者”2025-03-02
- 郭文标:“海上守护神”逐浪43载2025-03-02
- 代表委员谈AI:它会取代医生吗?2025-03-02
- 盛弘代表:“平底鞋”走社区 希望让“烟火2025-03-02
- 武汉台胞观《哪吒2》 叹“两岸文化血脉相2025-03-02
- 徐凤秋代表:以画笔勾勒美丽乡村画卷2025-03-02
- 三月春暖 花开烂漫 漫卷春色在神州大地渐2025-03-02
- “微笑北京”志愿服务品牌计划发布2025-03-02
- 大型话剧《三家巷》在惠州演出2025-03-02
- “乾坤湾”命名者张士元:解码二月二“龙抬2025-03-02
- “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对话讲坛启动 首场2025-03-02
- 2025年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开幕 AI时2025-03-02
- 山东迎近年来最大规模欧洲入境旅游团2025-03-02
- 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突破500亿2025-03-02
- 觅古籍之美 闻香识敦煌 外国留学生等在上2025-03-02
- 马祖原创音乐剧首“登陆” “语同音”演绎2025-03-02
- 抢花炮唱侗歌 广西多彩民俗欢度“二月二”2025-03-02
- 微众银行携手深银保消促会创新调解宣传新模2025-02-28
- 一年卖出2个亿,SHOPLINE如何助力闪极登上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