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推荐:我,70 万买了个岛,赔了 2 亿

  • 钛媒体
  • 2023-06-08 17:17:29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70 万,能买到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如果在小城市,可能能买到一间不错的两居室,而如果在北京,按城六区近十万一平米的均价算,则可能连一间卧室都买不到。


(相关资料图)

但在今年一月,有位中国女性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用 70 万在日本买下了一个 70 万平方米的无人岛 [ 1 ] ,成为了 " 女岛主 "。

上一次," 岛 " 相关话题这么火爆,还是 iPhone 14 推出 " 灵动岛 ";这一次,则是 " 猛男捡树枝 " 照进现实。开荒无人岛、打造一个听潮起潮落的桃花源,这样美好的梦想,能在中国实现吗?

在中国,怎么才能当 " 无人岛岛主 "?做 " 岛主 " 到底有多难?

在中国," 买 " 个岛可以吗

想要成为岛主,首先要看下有哪些岛可供选择。

目前,全国有接近 1.2 万个海岛,其中 96% 都是无居民海岛。在理论上,这 1.1 万个 " 无人岛 " 能让各位 " 岛主 " 挑到眼花。之所以说是理论上,是因为不是所有岛都明确表示要实行开发。

《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比较清晰地陈列了有无人岛开发计划的地域分布。

数据显示,广东是最积极促进开发的省份。广东拥有的海岛是数量最多的浙江的一半不到,有开发计划的无人岛数量比浙江多近一倍。

对于这些无人岛,2003 年的全国性文件就写明 " 国家鼓励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 [ 2 ] ,像广东省出台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中也明确了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申请 [ 3 ] 。

直白点来说,就是普通人确实有机会当 " 岛主 "。

不过,在中国当 " 岛主 " 可能和想象中并不太一样,和我们脑海中浮现的 " 小甜甜 " 布兰妮到私人海岛上开 party ,或者大魔术师大卫 · 科波菲尔在自己的穆沙岛上建豪华别墅——这类的拥有性质不同。

国家文件明文规定 " 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 " [ 2 ] ,所以比起 " 买个无人岛 ",在中国说 " 租个无人岛 " 更贴切。

既然是租,那这张 " 体验卡 " 肯定有期限,以最主流的旅游、娱乐用岛为例,按规定使用最高期限是 25 年,其余用途短一点的只能用 15 年,最长的也不过 50 年。

时间短是短了点,有的也只是使用权,但岛建的初衷还是可以实现,现实中也有打造一个自己专用的休闲岛屿的先例。

2012 年,一位叫王越的律师花上每年几万的租金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租下了一个叫虎啸蛇岛的无人岛,他花了几百万改善小岛的水电条件,把原来的简陋营房改成可住人的标间,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周末放空心情的 " 桃花源 " ,体验了大家想象中的买岛带来的快乐 [ 4 ] 。

当 " 岛主 ",需要几步

但真的想当岛主,是需要付出大量金钱和时间的。

首先需要租金。王越几万一年的租金看起来不贵,甚至网上一度误传 14 元就能买下一个岛 [ 5 ] ,但根据国家的文件,想 " 买 " 个无人岛可没这么便宜。

财政部和海洋局颁布过相关文件,规定了九种岛屿用途、六种利用程度和六个岛屿等级,越是对海岛环境影响大的用岛方式和用岛类型,价格就越高。

比如想填海用岛,那至少得先交上 927 万元 / 公顷的费用。而一公顷差不多只是 两个足球场大,那这一个岛整下来可是要天文数字。

不过丰俭由人,按买个小岛自用的设想,选一个原生利用的六等旅游娱乐用岛,按名录里旅游娱乐岛的平均面积 36 公顷估测 [ 6 ] ,这样一年大概也只是需要交 13.32 万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只是纸面价格,不同地方实际拍卖还会有浮动,所以想做 " 岛主 ",本金可能不用太高,但也没想象中那么少。

租金之后,轮到比较繁琐的审批流程,这意味着漫长的等待。

申请一个无人岛并不像买房子,买卖双方签个合同、交个钱、登记过户就好了。政府必须对海洋生态负责,因而审核设置了至少 9 个流程,中途随时可能被告知不合格而打回。

像 " 中国第一拍 " 大羊屿,从拍卖到正式施工,就等了三年 [ 7 ] 。

当然,压力最大的还是在开发、建设环节,这相当烧钱,租金相比起来可是小巫见大巫。

建设物资运上岛相当麻烦,曾任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的包希伟也表示,无人岛上建造所需的成本,至少是陆地上建造的三倍 [ 8 ] 。

前面提到的买岛自娱的虎啸蛇岛 " 岛主 " 王越,就揭露了上岛的建材变得高贵多少—— 200 元一包的黄沙运上岛,价格贵了 6 倍 [ 4 ] 。

所以像王越修缮了几个标间,实际也投入了好几百万。

吃螃蟹的人,都怎么样了

而在成本预算中,并非只需要考虑建设基础设施成本,还需要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本也计算在内。

从马上投入运营的广东首个市场化挂牌交易的无人岛——三角岛的账本可以看到,总投资 22 亿中,有 8.5 亿元花在了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上 [ 9 ] [ 10 ] 。

这不得不再次提及国内无人岛开发反复强调 " 实行严格保护制度 ",所以无论是自建小洋房,还是搞个大度假村,都要算上生态账。

而且这些基础性、保护性工程的建设并非一劳永逸,海岛气象环境复杂,一个台风或者海啸就一朝回到解放前。比如蜈支洲岛就还在反复投入建设。

可以说岛屿开发,是一个持续和贫瘠、脆弱的环境作斗争的过程,想当岛主,必须要能保证有实力负担高昂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 买个无人岛 " 并非是最近才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这十几、二十年来,已经有不少人和公司付诸行动。

早在 1992 年,山东富豪孙氏兄弟买下海南蜈支洲岛 [ 11 ] ;在 2004 年,一位温州女 " 岛主 " 陈晓娴和政府签五年约,要在当地的无人小岛竹屿岛上搞旅游开发 [ 7 ] 。

2011 年《名录》发布那会儿更是热闹,浙江宁波象山的旦门山岛和大羊屿相继迎来 " 岛主 ",商人黄益民和宁波高宝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扬言要花上 10 亿和 5 亿来做岛建 [ 7 ] 。

每个岛主都满怀理想,但现实很骨感。像蜈支洲岛这样成为一地新网红景点的少,更多的是项目烂尾、" 岛主 " 散财。

陈晓娴的竹屿岛靠卖门票入不敷出,协约到期后终止合作 [ 7 ] ,黄益民欠债被列入被执行名单 [ 12 ] 。

所以,在中国 " 当岛主 " 梦不是不能够实现,但想把它开发好,就算有几个 " 小目标 " 的底气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作为一个打工人,咱想去岛上冲浪晒太阳,那还是赶紧买出游机票还比较实际和划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关键词: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