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增选公示候选人相关信息 避免候选人学术不端、材料造假

  • 广州日报
  • 2021-08-11 18:38:51

8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值得注意的是,每位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的名字后面,不仅有年龄、专业、工作单位等信息,还有具体的推荐人姓名或推荐渠道。这一举措在院士增选环节尚属首次。

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保证院士增选的公正性与科学性,不仅对于维护院士群体的声誉和社会形象大有裨益,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院士增选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无论是对微软、百度、比亚迪等多位民企技术骨干敞开大门,还是将烟草院士、官员院士等拒之门外,都引起了网民们的热议。其舆论指向均是要让真正具有最高学术水平与学术贡献的人戴上院士这一桂冠。

院士评选风波不断,主要症结在于院士本是学术荣誉,但在现实中却与实际利益脱不了钩。除了院士本人享受的国家和地方津贴之外,一旦当上院士,就是无可争议的学术带头人,参与各种课题的申报和评选,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有相当大的决定权。尤其是一些重大课题,金额可能高达上千万、上亿元。一些高校、科研机构竞相用高额的年薪、科研启动费、安家费来聘请院士。为了当上院士,个别人不惜学术造假,一些单位也整合资源为“产出”院士创造条件。

给予院士学术荣誉和物质奖励,体现出了全社会对知识的尊重。但在潜在的现实利益面前,院士要学风正派、品行端正,要学术水平经得起考验。

院士增选公示候选人相关信息,是为了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候选人学术不端、材料造假,但事实上,院士评选涉及专业领域,一般群众很难对其实现有效监督。而此次增选公示了具体的推荐人姓名与推荐渠道,更强化推荐责任,以保证增选的有效性。

院士候选人由院士和学术团体提名,其目的是去除行政化,强调学术性。但是,提名推荐不能一推了之,理应“谁推荐谁负责”。提名者既要对候选人的学术水平负责,也要对其非学术表现,包括学风等负责。甚至,如果提名对象出了问题,还应承担连带责任。这样,提名者会更加谨慎,宁缺毋滥,有利于院士增选真正选出德才兼备之人。

(谭敏)

关键词: 学术不端 材料造假 相关信息 物质奖励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