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候鸟归湖畔 水清产业兴——重庆开州汉丰湖的“绿色故事”

  • 新华社
  • 2022-11-24 07:23:11

初冬,登上重庆开州举子园内的文峰塔,便将一湖景色尽收眼底。偌大的汉丰湖上,一群群候鸟开始了“冬日聚会”,或嬉戏觅食,或择枝而栖。

“得益于汉丰湖‘鸟类生境重建’工程,成千上万只候鸟有了休憩觅食的庇护地。目前湿地内监测到越冬的雁鸭类候鸟20余种,最高峰可达1万多只。”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主任黄亚洲说。而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令人头疼的消落带。


(资料图)

汉丰湖景色与周边城市建筑。新华社记者刘潺 摄

“开州区是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的区县,长江一级支流澎溪河流经开州。”黄亚洲介绍,消落带的出现源于三峡水库运行后被放大的水位季节性涨落现象。三峡蓄水后澎溪河流速减缓,水体自净能力和稀释能力下降。若不治理,这里退水后将形成蚊虫滋生、垃圾遍布的成片沼泽地。

为此,开州在城区上游修建了一座水位调节坝,2012年下闸蓄水。自此,不管坝外潮涨潮落,开州区消落带水位始终保持基本稳定,形成了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Y”字形人工湖——汉丰湖。

汉丰湖形成后,最大限度减少了消落带面积,但因水体大部分时间处于静水状态,城市污染物的集中排放为汉丰湖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挑战。

傍晚时分的汉丰湖景色。新华社记者刘潺 摄

为避免汉丰湖变臭水湖,开州区在重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创新性实施集水质净化、景观美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提升等功能于一体的鸟类庇护林、林泽、基塘、滩涂生态保育四级工程。

“落羽杉、中山杉、美人蕉……我们筛选出10余种耐淹乔灌木和30余种湿地植物,给消落带穿上‘防护服’,发挥生态缓冲、景观美化等功能。”黄亚洲说。

今年10月,《重庆市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办法》出台,对重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事项进行规范和明确,对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上升至政策法规层面。

眼下正值三峡水库蓄水期,不少浅滩已被淹没,形态、颜色各异的植物在水中挺立,形成一片片别具特色的水中林地。

汉丰湖畔的夜景。新华社记者刘潺 摄

“坐在湖边吹吹风、喝喝茶,惬意得很。”开州区市民周波在汉丰湖边开起一家农家乐,观光季每天可接纳100多人。不仅如此,开州区打造46公里环湖步道,安装数字化运动系统,成为开州居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汉丰湖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也繁荣了经济业态。

不久前举办的2022中国·开州汉丰湖水上欢乐季系列活动中,市民张小会体验了一次家门口的马拉松比赛,“在青山绿水间奔跑,心情都舒畅不少,开州人越来越离不开这片湖了。”

依托生态优势,汉丰湖成功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建成汉丰湖水上俱乐部等10余个文旅项目,并在三峡库区率先打造“水上运动中心”。据统计,2021年汉丰湖景区接待游客12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9亿元。(记者李晓婷、陶冶)

关键词: 自然保护 湿地公园 水土保持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