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瞭望丨云南森消应急救援记
- 《瞭望》新闻周刊
- 2022-09-03 17:31:22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长山 林碧锋
◇“我们追着火打。”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指战员顶酷暑、穿黑烟、进密林,保持向前向前再向前的顽强作风
【资料图】
◇参与哀牢山搜救的李孝忠直言:“我们在生命禁区中徒步穿行”
8月26日,重庆山火各处明火全部扑灭。
随后,前来支援的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下称总队)即将撤离,自发送别的重庆市民将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举着“致敬最美逆行者”“感谢有你守护北碚”等横幅,备好鸡蛋、西瓜、火锅底料等强行“投喂”……几分钟的路程,车队走了一个多小时。
在媒体与网络上不断升温的亲情“热浪”,让山城人民和这支队伍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
这并不是总队指战员第一次体验网红的感觉。2021年监测亚洲象时,这支“追象天团”就已俘获众多网民的心。当年11月的哀牢山救援,这支“山地尖兵”更是牢牢锁定人们的目光。
这支网红救援队的应急救援实力是如何炼成的?
“不开门走不脱哟”
“英雄来了!英雄来了!”欢呼声中,总队的车队缓缓驶来。人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声喊着:“璧山人民感谢您!你们辛苦了!”村民们请消防员将车窗摇下来,纷纷把矿泉水、西瓜、鲜花、火锅底料等“心意”投进车里。
8月24日4时30分,按上级命令,总队出动由总队前指带昆明支队共304名指战员、车辆55台,携带各类灭火救援装备1800余件套,向重庆火场机动。
总队长齐兴彬说,机动队伍人员轮换驾驶开进,以干粮充饥,确保近900公里的机动路程提前5小时抵达,只用13个小时就机动至重庆北碚、璧山火场。
总队副政委柳向雨带前指先遣组到达重庆火场区域后,摸清火情态势,派出无人机和地面勘察小组侦察北碚、璧山等火场。
昆明支队300人采取“两翼对进、钳形夹击”战术,分两路封控火场:一部由李孝忠支队长带领投入北碚、璧山火场西线;一部由杨仙永政委带领投入火场东线。 北碚、璧山火场由南向北呈大规模蔓延,队伍轮流起飞大航程无人机全面观察火场态势。火场植被多为银杉等,火线杂乱不规则,队员采取常规灭火与泵车灭火、开设隔离与“以火攻火”、分组追击与区域阻截、地面联动攻坚与引导空中吊灭相结合等技战术,阻截林火向缙云山核心区蔓延。 总队作训处副处长谭昊说,当地8月以来持续干旱,火场复杂,植被多数枯萎,过火速度快。火场地面温度达40多摄氏度,局部至70多摄氏度。 抵达后来不及休整,35岁的昆明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窦国辉和战友向火场进发。部分火线伴随竹子燃烧的声音响在窦国辉耳畔。“风很大,局部还伴随树冠火。高温和火场复杂的环境,加之连续机动10多个小时,给战士们带来挑战。”窦国辉说。 李孝忠说,战士们无所畏惧,硬刚火魔。 8月25日晚,风向突变,火场突发爆燃火,火线逼近隔离带,威胁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此时,火势蔓延速度快,火场东线、东北线火头距最后一道隔离防线已不足百米。 面对险情,50名灭火骨干队员,抓住风力风向有利时机,在军警民配合下,实施“以火攻火”点烧作业。灭火分队以3至4人为1个战斗小组,配属多名武警、消防队员和群众,由北至南沿隔离带布防15个战斗小组,分段实施点烧。在短短两个半小时内,成功阻截火场东线、东北线约1.5公里的火头,夺取火场东线、北线灭火的决定性胜利。 李孝忠带队执行“以火攻火”战术扑救。指战员奔袭1公里,浴火奋战两个多小时,挡住大火向保护区核心区肆虐的步伐。副支队长黄凯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火魔搏杀,声音喊到嘶哑…… 8月25日13时30分,针对长寿火场水源较充足、山势较平缓的情况,总队迅速投入第二批增援的普洱、大理支队共405人,以架设水泵灭火为主,以常规装备跟进扑打清理为辅,于26日0时将火场合围封控,实现快速灭火。 火场东西两线灭火队伍连夜清余火、清烟点。26日8时30分,北碚、璧山火场明火歼灭。 “我们追着火打。”谭昊说,大家顶酷暑、穿黑烟、进密林,保持向前向前再向前的顽强作风,有人累了就席地而睡。 “火情多点开花、作战环境特殊,我们坚持‘稳中带刚’的理念,科学高效歼灭林火。”齐兴彬说,队伍在高温天气下作业,采取提前口服防暑降温药品、使用冰块冰袋等降温方式,组织轮战,确保作业不间断。 经重庆当地和各方救援力量共同努力,火场明火全部扑灭。接受采访的指战员们说,他们撤离时,群众自发欢送,并热情投递矿泉水、水果等。许多群众敲锣打鼓,高举标语表达感谢,让他们感动不已。 “这只是我们多次救援灭火任务中的一次。”总队政委张晓庆说,2018年转制以来,总队已圆满完成139起森林火灾扑救、78次综合救援和944次防火执勤任务。
网民“追更”北迁象群的“奇幻冒险”
聪明的大象“刷屏”了。在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的镜头下,在一个农庄里,大象竟然用鼻子拧开了水龙头,然后排队喝水。旅途漫漫,小象累了,无人机拍下了它窝在象妈妈身边酣睡的时刻。友爱的大象也很快传遍世界。 2021年5月27日,是32岁的总队信息通信处助理员杨翔宇永远铭记的日子——当天,只在动物园看过大象的他,首次在云南省峨山县见到野生亚洲象。 此后,杨翔宇作为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队长,和队友开启数月的追象之旅。 亚洲象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等地。截至2021年底,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为360头左右。 根据部署,总队自2021年5月27日至9月19日,担负象群全程全时段搜寻监测任务。 “这是个全新任务。”杨翔宇说。 看上去很萌的野象体型庞大,遇有外界刺激时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因此,要提前预警,做好群众疏散工作,最大程度避免人象遭遇。 亚洲象通常白天在密林休息,晚上出来觅食。象群平均每天移动10公里左右,给搜寻监测带来一定困难。加上象群活动区域植被茂密,无人机航拍才能发现象群位置。队员需要每5分钟将象群位置动态传输给前线指挥部,作为预警疏散和象群迁移引导的依据。 象群搜寻监测任务看似单一,实则艰巨繁重。分队要时刻掌握象群行动轨迹、周边环境和健康状况,及时传递信息、排险救援;随时向沿途群众发布预警,做好疏散;全天候收集数据资料供科学研究。 为此,分队开发象群搜寻监测指挥平台,运用集成可见光、热成像、激光测距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中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和红外夜视仪,结合“空、地、声、迹”等监测信息,保障现场指挥部高效顺畅指挥。 白天象群进入密林休息活动,地表温度上升,队员利用无人机在林间缝隙搜索野象体征;夜间象群移动速度快,飞行环境判断难,队员紧盯屏幕看住象群行进;遇到大雨、雷暴天气,队员在向导带领下徒步跟踪,依托脚印、粪便、折断树枝、剩余食物等踪迹确定象群移动方向,使用红外夜视仪持续地面跟踪;象群一旦失联,队员立即启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扩大搜寻范围,派出机动备勤机组多路搜寻…… 不仅一路跟踪监测,队员还用镜头记录象群的点点滴滴。野象玩泥巴、开水龙头、集体睡觉等可爱画面网络刷屏,萌翻网友、温暖世界。 此次监测任务跨越10个县区,监测象群活动1266公里,空地跟踪2390小时,标绘要图377份。 张晓庆说,总队首次担负野象搜寻监测任务,探索总结出无人机托举起降、多机协同侦测、乘车动中操控以及复杂条件下通信组网的技法战法,对遂行综合救援任务起到促进作用。“看得揪心,希望能平安”4名地质调查人员在莽莽苍苍的哀牢山失踪的消息瞬间刷屏。总队救援人员迅即闯进“生命禁区”。网友也跟着他们揪心,在网络上留下“救援队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尽快回来”“搜救人员也要注意安全呀”等评论。 在蒋峰心里,哀牢山很特别。 作为昆明支队特勤一中队一班班长的他不曾想过,会和战友一起穿越哀牢山,走进“生命禁区”,执行搜救任务。 2021年11月13日,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入云南哀牢山腹地镇沅县至新平县区域,执行国家年度森林资源调查专项任务,于14日16时失联。 16时40分接到函请后,总队派出普洱支队主官带先遣组9人,对接任务和组织侦察,后续出动70人投入搜救。 失联人员所在地域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地形险要复杂、天候恶劣多变、植被茂盛郁闭,沟壑纵横、悬崖耸立。任务区域磁场紊乱,通信导航设备信号失灵,搜救工作异常艰辛。 加之哀牢山正值入冬时节,昼夜温差大,白天20摄氏度左右,晚上七八摄氏度。任务期间持续出现中到大雨,林地湿滑、气温骤降,对救援工作极其不利。 2021年11月21日,齐兴彬带前指、特种救援大队共112人奔赴一线。18时30分,特种救援大队100人从新平县水塘镇进入搜救区域,接到哀牢山分界线东侧发现失联人员的通报后,联指果断采取“东西对进、顾点搜面、全力营救”的策略,东西两线救援队伍同时向目标点挺进,昼夜连续急行军,于22日10时到达失联人员所在地域,4名失联人员已全部遇难。 原始林区情况复杂,进入必先开路。“砍刀手集合,不管多么困难,多么艰险,我们都得打开救援通道,为队伍前进赢得时间。”蒋峰清楚记得这个命令。 大家分组作业,前面砍,后面清理。出现茂密竹林时,砍刀手开路只能斜着砍、蹲着钻入竹林,用身体向两侧压或者用背顶开竹枝。 “小臂开始由发胀到麻木,最后连刀把都握不住。”蒋峰说几个砍刀手脱下手套,单手握不紧,就改成双手握。一晚上,蒋峰和队友连续作业10多个小时,砍出一条8公里多的路。“付出值得。在当地人认为不可能走得到的情况下,我们用16个小时到达指定位置。” 按部署,由总队等执行遗体转运任务。 摔倒,爬起,手脚并用……被分配到第一突击小组执行支援遗体运送任务的杨添淞,在赶赴接应点途中,暴雨摧毁“道路”,他仿佛走在流动的沼泽中。 最终,队员们在暴雨中行进7小时后抵达接应点。 天色渐晚,队员们开始向山下转运遗体。持续的暴雨冰雹导致气温骤降,不少队员体力透支。蒋峰说,为保证完成任务,他们从两边用力把脚插进泥土,让负责护运的同志踩在脚踝上一步步往下挪。 看到山脚处的村落,见到等候多时的人群,无法言喻的安心与温暖涌上队员心头。蒋峰说:“满身泥泞的队员们哭了。我们完成了遗体转运任务。” “我们在生命禁区中徒步穿行。”李孝忠说,转运过程中,难度大、险情多,遇到陡坡时,要选择锚点搭建倍力系统,对遗体进行提拉和下放才能正常转运;遇到急弯时,要使用定滑轮进行导向,通行开辟的道路较入山时至少需要扩宽4倍才能正常通过。 整个搜救行动,参加救援各方共投入8000余人次,动用直升机10架次、无人机50余架次。其中,总队派出无人机侦察20余架次、搜索面积约25平方公里,队员累计徒步搜索390余公里。 齐兴彬说,参战队员经受了凶险地形、极端天气、心理和体力的极限考验,创造了山岳救援复杂地形条件下夜间救援行动的纪录。
- 快看:瞭望丨云南森消应急救援记2022-09-03
- 全球百事通!服贸会上感受科技亮点!总台记2022-09-03
- 【世界速看料】八旬老人独自“溜”出医院,2022-09-03
- 环球快资讯:服贸会现场观察:绿色服贸 低2022-09-03
- 全球短讯!勿忘国耻!公交6路线打造纪念抗2022-09-03
- 今日报丨大手拉小手!隧道巴士司机给小朋友2022-09-03
- 焦点信息:时刻牢记安全!温馨巴士司机行驶22022-09-03
- 全球视点!上半年基金“自家人”持仓规模2022-09-03
- 快看:接诉即办:加装电梯用电难题如何破解2022-09-03
- 今亮点!日行一善!“暖行”志愿者站头宣传2022-09-03
- 热点在线丨南京银行:网传有关我行杭州分行2022-09-03
- 今日要闻!滨城喊你吃海鲜!快看看皮皮虾、2022-09-03
- 天天讯息: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十八条”2022-09-03
- 要闻:证监会:境外机构投资者可参与我国部2022-09-03
- 今日热闻!巡察组在行动 | 笔误误了补贴款2022-09-03
- 【世界速看料】【走进县城看发展】辽宁海城2022-09-03
- 看热讯:走进县城看发展|江西贵溪市:蹚出2022-09-03
- 聚焦:吉林延边高质量推动振兴发展2022-09-03
- 热讯:多项“黑科技”产品在服贸会亮相 服2022-09-03
- 【天天热闻】【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一堂2022-09-03
- 全球速递!公益助力“抗战英雄助养行动”,2022-09-03
- 全球微速讯:质好、价高!截至8月31日,河2022-09-03
- 天天精选!证监会启动3只ETF期权品种上市2022-09-03
- 世界热点!从六大行信贷资金流向看金融支持2022-09-03
- 聚焦:珠肇高铁先行段在斗门启动建设!已完2022-09-03
- 资讯:景瑞控股49亿元存款疑问初调结果:提2022-09-03
- 天天短讯!铁路“月票”又上新了 超全解答2022-09-03
- 环球今亮点!白宫:对俄石油实行价格上限将2022-09-03
- 当前头条:甘肃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2022-09-03
- 全球今头条!监督哨 | 超标的考核奖励202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