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闻】【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一堂极具内蒙古特色的高质量“大思政课”

  • 中国经济网
  • 2022-09-03 15:40:18

核心观点:“大思政课”的“大”,意味着课堂要大、平台要大、师资也要大。课堂教学越鲜活,学生越解渴,“大思政课”也将越讲越精彩。

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英英(左五)、学生徐畅(左四)、学生于飞(左三)随“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在蒙草集团调研。(中国经济网记者 年巍/摄)


(资料图片)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办好思政课,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

内蒙古自治区以辽阔的疆域、质朴的民风、独特的美食和丰厚的资源被大家所熟知和喜爱,可我们是否了解内蒙古发展的新面貌呢?这次,我们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师生有幸随“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起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进行实地调研,真切体会到了“大思政课”的“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建设“大课堂”:一场围绕“呼包鄂”地区开展的“沉浸式”实地研学

一堂好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核心,教学方式关键。勤劳的草原儿女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是丰富这堂“大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鲜活素材。“呼包鄂”三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拥有丰富的矿产和农牧业资源,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较好的科研环境。

这堂“思政课”以“呼包鄂”三市为切入点,聚焦内蒙古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就。它带领我们从课本走入现实,用心灵去感触、用行动去感知,以此激发干实事、扎根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可以说,在“大课堂”建设下的“大思政课”真正做到了入脑入心。

搭建“大平台”:一次理论与实践辩证发展的面对面式研讨

先进的思想总是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理论的问题需要实践回答,实践的问题需要理论提供指引。“内蒙古为什么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到底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工匠精神’?”“时代新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带着这些问题参与调研,让我们更有感触。

比如,在呼和浩特的和林格尔新区,当我们了解到“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后,内蒙古枢纽建设正酣,北疆数字经济迸发新活力,大家感到无比震撼和自豪;在包头的包钢工业园区,当2250毫米热轧生产线上红彤彤的轧钢呼啸而过,我们明白了“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在鄂尔多斯的“零碳产业园”,我们了解了煤海黑金是如何转型成零碳工业的。通过实地调研,我们认识到,只有扎根基层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正是一代又一代基层工作者奋斗出来的。可以说,这次“大思政课”成为了联系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媒介。今后,我们也将继续钻研科学的理论来满足实践所需,与时俱进地上好思政课。

建好“大师资”:一个多领域跨界合作的思政教师团队

不同身份会有不同视角,不同岗位也会有不同经历。本次活动,我们师生不仅了解了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多个方面,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学到了“仁而爱人”。此行中,不同身份、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共同组成了多领域跨界合作的“教师”团队。比如,调研的每一站,都有专业人士悉心讲解,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相关专业知识,也懂得了学好“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又如,活动中,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重点理论网站的记者们也与我们师生有不少讨论交流,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观察视角。

这堂“大思政课”,以祖国大地为讲台,以蒙草室内草原、稀土博物馆等为展品,以北奔重汽新能源卡车等为教案,让我们师生陶醉于此。“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师者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学生才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这个多领域跨界合作的“教师”团队中,在“大师资”的建构下,“大思政课”更加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

“大思政课”的“大”,意味着课堂要大、平台要大、师资也要大。课堂教学越鲜活,学生越解渴,“大思政课”也将越讲越精彩。(作者: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英英、学生徐畅、学生于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探寻“大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高质量发展赋能高校思政“金课”

关键词: 稳中求进 内蒙古农业大学 跨界合作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