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体谈:让我们同冬残奥健儿一起书写冰雪梦想

  • 人民网
  • 2022-03-01 11:05:47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在悠扬的《送别》旋律中缓缓拉下了帷幕。与此同时,冬残奥会的“预备哨”也已经吹响。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在国家体育场正式开幕,届时将会有96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出战,参加轮椅冰壶、残奥冰球等全部六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无论是参赛人数规模之宏大还是参赛项目种类之全面,在我国冬残奥会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尽管我国参与冬残奥会较晚,但后劲十足。2002年中国首次参加冬残奥会,从最初的4人到如今的96人,各行各业人员广泛参与进来,对比强烈的数字背后反映着中国残奥冰雪后备力量的不断壮大与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中国冬残奥健儿也在冬残奥赛场上不断实现着新的突破。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选手郑鹏发挥出色,在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获得第四名,这是继2010年温哥华冬残奥会彭园园在女子站姿5公里传统式越野滑雪获得第五名之后,中国代表团在历届冬残奥会个人项目中的最好成绩。而中国轮椅冰壶队在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获得团体第四名之后再创佳绩,于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摘得金牌,创造了中国冬残奥会的历史。这次冬残奥健儿在家门口参赛,更加信心百倍,也让人对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表现期待值“拉满”。

这份精彩源于冬残奥健儿拼搏精神的薪火相传。由于中国冬残奥会参赛新手多、参赛经历不足,所以老将带新人、传递经验的传统尤为关键。中国残疾人越野滑雪队队员杜海涛就曾在平昌冬残奥会坦言,通过自己的比赛训练为新队员积累经验,同时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十分重要,也希望他们能够不断超越前辈,再创佳绩。曾经的新队员吴君宝如今接过接力棒,将在北京冬残奥会再次启航,承载着前辈殷切的期望和新队员炽热的目光,展现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一脉相承、奋勇争先的风采。

这份精彩源于冬残奥健儿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身体障碍是他们运动生涯要克服的第一关。轮椅冰壶运动员陈建新下肢瘫痪,每天5-6个小时的冰面训练让他的脚经常长满冻疮。右小腿残缺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孙奇,每训练1小时,就需要换一次与假肢配套的硅胶套并及时清理训练流下的汗水。一次次跌倒的伤痛并没有吓退他们,永不言弃的决心和每天的加练是冬残奥健儿对失败最有力的回击,赛场上的驰骋是他们对热爱的坚守,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

这份精彩源于我国广阔良好的冰雪环境。自2016年起,连续6年举办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使全国每年参与冰雪季活动的残疾人超过30万人次,为实现 “三亿人上冰雪”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全项目残疾人冬奥会国家集训队的组建、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和训练基地的建设,都为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冬残奥亚洲杯系列赛事等多层次比赛的举办和国际赛事的积极参与,不仅为运动员创造了更多积累经验、磨砺技术、提升自我的机会,也使我国残疾人整体运动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汗水是绝不妥协的勋章,努力是不惧风浪的底气,一直以来的不遗余力,终将于赛场收获最好的见证。冬残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共同目睹拼搏的力量,共同祝福冬残奥健儿创造辉煌。

编辑:郭佳欣

关键词: 越野滑雪 中国残疾人 积累经验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