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怪陆离的三星堆 印证了古蜀国灿烂的青铜文明
- 腾讯网
- 2021-04-01 16:35:02
有多少习惯变成偏见?有多少未知实为无知?
三星堆到底是夏朝古都遗址,还是古蜀国祭坛?
三星堆文明到底是华夏文明之源,还是缘起古埃及?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如此诡谲夸张,是不是外星人?
……
光怪陆离的三星堆,印证了古蜀国灿烂的青铜文明,神巫王三位一体的权位体系,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种种谜题,云遮雾罩,发人深思。
解读三星堆俨然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01
在众多三星堆文物中,青铜神树具有超然的地位,是禁止出国展出的镇国之宝。
三星堆博物馆共有8株青铜神树,最高者高3.95米,几乎与一层楼等高,是世界已知最大青铜器。
该神树底座三山连环,青铜树立于山巅,分为三层,每层有三根树枝,每枝皆立有一只传说中背负太阳上天的金乌鸟,另有一条形貌狰狞的绳编龙缘树而下。
青铜神树极似《山海经之海外东经》所载的扶桑树。
《经》曰:汤谷有扶桑,九日居下枝。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意思是: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汤谷,有株扶桑树,九个太阳居住在树枝上,金乌鸟每天背着其中一个飞到天上。
过去,人们认为《山海经》荒诞不经,古人愚昧无知,然而,青铜神树却以实物印证了《山海经》所言非虚,只不过它所塑造的“九日居于下枝”并非九个真太阳居于一棵大树上,而是记载古蜀人祭天的仪式。
根据青铜神树的形状,联系《山海经》所载的另一个神话:后羿射日,可以发现后羿所射的“日”并非悬挂于银河系旋臂上的太阳,而是祭天神器——青铜神树上负责驮着太阳升空的金乌鸟。金乌背负太阳升空,只要射落九只金乌,十个太阳就变成一个,就能避免酷暑大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个固定的祭天仪式被人们口口相传,后来随着古蜀的消亡,这种迥异于中原的祭天仪式也随之消失,只留下这个仪式的核心部分——后羿射日这一神话故事,被后人写入《山海经》。
也就是说,后羿射日这一文本所记载的并非上古神话,而是古蜀人祭天仪式当中的一个流程,反映了古蜀人对久旱逢甘霖的渴望,是古蜀人战天斗地精神的体现。
青铜神树的出现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真相:
很可能,那些一直被我们认为荒谬绝伦的东西,本身并不愚昧可笑,它恰恰证明我们自己见识未到,认知浅薄,被偏见蒙住了眼睛!
02
2021年3月下旬,央视连续不断直播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用镜头把带领观众见证古蜀文明。
千古宝藏,大禹故地,令无数人兴奋不已,极大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可是突然间,三星堆不再有任何消息传出,一切归于沉寂。
于是,有人猜测这是因为现场挖出了三星堆文明来自中亚、或者埃及、乃至外星的证据,有关方面故意封闭消息。
此说法足够颠覆国人的认知,火速增强了三星堆的热度。
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笔者了解到,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古人员在知乎上对此做了回答。
原来,央视在做三星堆直播节目时,主持人做了一个招人质疑的操作:连线《盗墓笔记》小说作者南派三叔。
这位考古人员认为此举相当不妥,正是这种行为导致考古人员不愿再跟媒体走得太近。
其观点有四层意思。
一是盗墓是违法行为,而三星堆考古是为了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两者调性严重不符。
二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多是国宝重器,不许在市场流通,与盗墓扯在一起很荒唐。
三是将考古工作和盗墓拿到一起来聊,容易引起误解,对考古工作者有失尊重。
四是让业余人员对专业人员(据说好多考古人员都是硕士、博士生)的工作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有悖考古工作的严肃性与科学性。
这位匿名考古人士认为,央视的做法过于业余,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警惕。
“考古人员辛苦研学数十年,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谁都怕沾上盗墓两个字,那会毁掉一生。他们也不愿被一些业余人士评头论足,被媒体拿去无偿消费,所以不愿再对外发布新消息。”
“如果媒体只追求收视率,把追求明星、名人效应那一套带进专业领域,对科研缺少敬畏,对科技工作缺乏尊重,焉能不被抵制?”
这件事告诉我们:
即使在一切以流量为上、盈利至上、娱乐至上的社会,我们也不能丧失底线,否则,不但没有掌声,还会招致唾弃。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人们习惯于用名人、明星凌驾于专业人士、实干家之上,比如:让演员当歌手的老师,让相声演员对清华学霸品头论足,让富豪权贵居高临下给科学家颁奖,让学工商管理的管足协……诸般种种,说到底都是用流量为纲,用金钱衡量一切,用外行指导内行。
也难怪我们这个社会怪象频出,比如:
造卫星的一流科学家工作一辈子的收入都比不上一个三流演员演一部戏;
国家花重金培养的名校高材生不愿搞科研,削尖了脑袋去当演员;
企业精英、学术精英一有所成即投奔国外,宁做汉奸,不回国搞窝里斗。
……
因为流量至上、金钱至上,人们的人格都被物化了,真理也变得很虚伪,明明是唯利是图,笑贫不笑娼,却硬要标榜自己是追求人生理想。
03
三星堆文物有一极为突出的特征,用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青铜器颇多,青铜面具、黄金面具、纵目面具、镂空面具、戴冠面具,大小不一, 造型各异,形象夸张,给人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些面具证明,古蜀先民把先祖蚕丛、鱼凫作为祭祀对象,视出类拔萃者为神明,体现了古蜀人崇尚英雄、光明、力量、智慧的心理模型。
这些文物与中原各地的文物迥异其趣,其黄金权杖更是让人联想到古埃及法老的权杖,大异于中原以鼎代表王权的铸器传统,这是人们怀疑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来自古埃及、中亚地区的根源。
但是目前来看, 这种推测站不住脚,因为三星堆出土了这类文物的同时,也出土了不少与中原殷商文物的文饰、形状相同的陶器、玉器,证明它也受过中原文明的影响,仍然未脱离华夏文明体系。
不过,无论将来发掘出怎样的文物,对古蜀文明起源的研究有多大变化,有一点都必须承认,那就是
三星堆文物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
从3200年前的上古时代开始,乃至从三皇五帝统治的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就已经是多元的、多种文明共生共融的,不存在完全封闭的民族与文化。中华文明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借鉴、交融的产物,不是哪一个部落、地区、民族一手独造。我们今天的多民族统一格局古已有之,自古都是德者御之,互生互荣,不容分割,千古如是!
04
从1929年被发现,到如今多次发掘,三星堆考古一直未止步 ,涌现出许多令人惊艳的国宝。
然而,所有器物上都没有发现一个文字,以至于无法断定其是古蜀国、还是大禹建立的夏朝,无法借用古代文献找到它的历史坐标,描画其政治、经济、人物、军事、宗教活动。
人们认为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不久的将来应该能在三星堆发现文字,帮助人们拨开历史谜团。
但理性点讲,也有可能在三星堆中永远找不到一个文字。
据《蜀王本纪》和《太平御览》记载:蜀之先,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从蚕丛到鱼凫,一共四万八千岁,蜀人都没有创造文字,不知晓文字。
从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器物来看,上述记载所言不虚,因为三星堆文物中既无一个文字,也无一件乐器,更无中原出土的青铜铭文、甲骨文那样的东西记载古蜀人的礼制。
这三点足以令人担心在三星堆里永远也找不到可称之为文字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历史事件、人物姓名、年代国号等信息的直接证物。
没有文字,法令、文化、艺术、统治……都谈不上,一切尚在蛮荒,一切都只是猜想。
三星堆文物充满艺术的夸张,表现力极强,神灵意味极其浓厚,但若没有文字,就没有办法证明其是成熟的文明。
这正是三星堆突然出现,突然消失,被人们称为天外来客的原因。
消失的文明,无声的文物,昭示了一个道理:
没有文字建设,就没有文明传承,到最后只会落得个籍籍无名、模糊不清的结局。
文字的创制、学习、应用、推广,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根本手段。
只有保护好中国人的文字,中华文明才能生生不息。
如今英语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电脑程序的底层语言也是英语,我国又极重视英语,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必考主科,此举措固然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但赋予汉语比英语更高的教学地位,加强汉文、汉语推广,使汉语在本国处于优势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有更多人使用,也很重要!如果没有这种意识,记录中华文明的主要工具——汉字一步步走向衰落,中华文明将来也会变成一具无名尸,空有其表。
05
三星堆文物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证据,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
从1996年9月开始,三星堆文物多次前往美、英、日、澳、加、法、德等国展出。
祭祀蚕丛王的纵目青铜面具,祭天的九日居所青铜神树,标示王权天授的黄金面具,种种上古宝器,造型奇特,意态诡谲,所到之处令人惊羡震憾!
然而,外国人却没有因为中国拥有灿烂的青铜文明,对中国表现出敬畏与礼待,反而时常找借口打压、制裁、刁难、指责、毁谤、挑拨,使出各种卑鄙手段,甚至把航母开到我们家门口来讹诈。
我们本想炫耀一下手中的宝贝,赢得别人的尊重,谁知竟惹得人家羡慕嫉妒,动了邪念。
事实证明,炫耀祖上的功绩就是给自己拉仇恨,挖坟掘墓得不到洋人的尊重,向别人炫耀祖先牛皮无法阻挡洋人虎视眈眈。只有依靠现在的努力,当下的实力,才能叫洋人有贼心没贼胆!
06
在众多三星堆国宝中,青铜纵目面具最超乎想象。
据三星堆博物馆公布的数据,最大的青铜纵目面具宽1.38米,高0.66米,方脸宽额,浓眉大眼,一张巨嘴从左耳下拉到右耳下,如微笑一般向上翘起,比头颅还要粗大的脖颈,看上去特别雄壮。
本为圆形的眼珠被铸成两根等粗的青铜棍,自眼框中央向外伸出,如在眼睛上装了两只单筒望镜镜。
巨大的双耳张于面具左右,如同两只翅膀即将带着面具飞上苍穹。
夸张的造型,诡谲的形象,威武的气势,给人异常强烈的视觉感受,仿佛这张面具能通视万里,聆听宇宙,与飞禽走兽、玉皇阎王交流。
古文献记载,蜀人始祖蚕丛“其目纵”——眼睛向前伸出。青铜纵目面具与之不谋而合,成为上古传说已经深入蜀人生活的实体证物。
如此巨大的青铜面具,没有任何人能戴到脸上,只能是置放于祭祀台上,供人祭拜,其功用相当于今天人们铸造的如来菩萨、黄帝神农像。
神异的青铜纵目面具证明:
若想成为一方人物, 被人顶礼膜拜,就要有远见卓识,耳听八方,口才通天,以此做有益于民族与社会的事。
07
传说蜀人来自岷江上游,起源于蜀山部落,其后又有蚕丛、柏灌、鱼凫等五大氏族先后崛起。
蚕丛,是善于养蚕缫丝的氏族,其功劳是使蜀人有衣裤蔽体,不再以树叶藤麻裹身。
柏灌,是善于修建房屋的氏族,其功劳是使蜀人有坚固的房屋遮风挡雨,躲避野兽的袭击。
鱼凫,是善于训养鱼鹰的氏族,其功劳是使蜀人食而有鱼,不再单独依靠围猎野兽为食。
杜宇,是善于掌握农时的氏族,其功劳是教蜀人根据时令种植庄稼,提高粮产,免受饥饿。
开明,是善于用火照明的氏族,其功劳是解决了蜀人夜间出行的问题,帮助蜀人战胜了对黑暗的恐惧。
五大氏族都以德行与智慧统领蜀地,受到蜀人的拥戴与崇拜。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证实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证明这些拥有过人智慧的先民已经成为古蜀人的祭祀对象,精神信仰。
通过三星堆出土的黄金权杖、黄金面具,我们可以看到,3200多年前的古蜀人除了喜欢神化先祖,也喜欢用黄金这种贵重金属标榜王权。
他们用青铜制造神树祭天,用青铜铸造金乌射日,用青铜铸造纵目面具祭祖,独独让王者戴上黄金铸造的面具,拿着黄金铸造的权杖,宣示王权天授,神圣不可侵犯。
这说明,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那些霸榜历史年表的人都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喜欢人们把他当成神顶礼膜拜,而那些喜欢歌功颂德的人,他们自我作践的历史也非常久远!
- 住建部在全国推进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 2022-01-24
-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2022-01-24
- 云南安宁打破农民职业发展“天花板” 开展2022-01-24
- 2021年辽宁省粮食生产形势喜人 粮食总产量2022-01-24
- 春节期间辽宁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2022-01-24
- 辽宁海城市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过652022-01-24
- 辽宁盘锦公布12件民生实事 推进高质量发展2022-01-24
- “有梦 有为”周末青年志愿行动在李沧举行2022-01-24
- 听·见 | 动画师变身面塑传承人,这个802022-01-24
- 26名群众代表青岛占俩!高二学生成省政协旁2022-01-24
- 追踪丨全民接力,传来好消息!即墨失联3天2022-01-23
- 立案查处!青岛昌明置业有限公司森林公园项2022-01-23
- 半岛验房丨胶州亿阳金都馨城毛坯房墙面锈点2022-01-23
- “乐动市南”!逛街时与艺术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间烟火气!逛吃、选年货、置办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湾夜静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遗专家亮绝活!2022年山东省2022-01-23
- 风雨无阻!崂山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足球队员2022-01-23
- 市北区探索服务赋能新路径 营造企业发展好2022-01-23
- 市北区聚焦中医药长远建设,产生“双驱动”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福州开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810亿 今年预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2022-01-23
- 吴棉国:完善网约顺风车监管机制2022-01-23
- 爱心来接力 别样过小年!青岛市第126例、2022-01-22
- 给酒驾保驾照 让醉驾免刑责? 女子凭“运2022-01-22
- 广东海警局查获特大走私冻品案案值逾2000万2022-01-22
- 广州市消费维权服务站已超过1000个2022-01-22
- 预计今年春节期间广州外卖骑手数量平稳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