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碳会议” 到“零碳机关”

  • 成都商报
  • 2021-06-10 17:25:10

“碳中和”

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购买碳信用、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近日,成都市新津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后勤科科长张建收到一则特别的培训通知。培训通知中专门要求,这场会议实行“零碳”办会,参会人员自愿实施“碳中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举办的2021年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专题培训。本次会议,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与会各方积极参与“碳惠天府”行动,实行会议无纸化、智能化、数字化,探索“会议碳中和”创新模式。据统计,本次会议核销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约3158kg,成功实现“零碳会议”。

一次会议,

一场碳中和之旅

“会场入口处扫描‘碳中和’二维码,自愿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碳中和系统,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实施碳中和。”看到这样特别的培训要求,张建在会前加强学习了“碳中和”概念。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购买碳信用、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社会讨论的热词,但我自己尚未进行系统学习。”张建对此次“零碳会议”十分期待。培训当天,他与同事二人同乘一辆车,于中午12时30分左右自驾前往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大约40公里路程,耗时40余分钟,“那天路况较好,没有遇到拥堵”。下午1时20分左右,张建到达会场,在入口处扫描了“碳中和”二维码,进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碳中和系统。在本次会议页面,通过添加交通方式、输入往返里程和人数,计算碳排放总量。他和同事两人共需3.35元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67kg,实施碳中和。

“感谢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贡献。”一张带有编号的电子版碳中和荣誉证书,让他感受到一份助力环保的喜悦。

从“零碳会议”,

到“零碳机关”

其实,这并非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首次举办“零碳会议”。该局节能效能处工作人员杨入源介绍说,生态环境部2019年发布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鼓励会议及会展活动组织者开展碳中和活动,引领和示范全社会节能减排,传播低碳发展理念。当年在成都举行的全国机关事务文化工作研讨会就实现了“零碳”。

今年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推进,“十四五”时期成为践行既定目标的关键时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列入了2021年政府的重点任务。

“如果说上一次‘零碳会议’是从无到有,那这一次就要从点到面。”杨入源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机关会议碳中和的成功实践将为全社会节能减排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带动引领绿色低碳良好氛围。

据该局统计,此次各区(市)县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市级各部门120余人参会,除去参会个人碳中和量,主办单位碳中和量为3158kg。根据《成都市会展活动碳足迹核算与碳中和实施指南》,按照每度电碳排放0.26kg计算,本次会议通过碳中和折合减少用电1.21万度。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还从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零碳会议”模式将主要针对百人以上的会议,年底前在市级机关集中办公区进行逐步推广。该局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单位正积极研究,探索会议“碳中和”具体实施方案。

“零碳会议”迈出了一小步,却远非终点。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在全市机关单位倡导绿色会议、绿色出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构架,形成机关碳中和体系,为实现“零碳机关”而努力。(严丹)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