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聊未来科学大奖的历史和评审规则
- 腾信新闻知识官
- 2020-11-02 09:23:17
为此,腾讯新闻知识官、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特约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0轮值主席何川,以及邀请硅谷Fusion fund创始人张璐和知名科普作家李治中(菠萝)三位嘉宾,发起“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成果解读”专场直播,在线一起畅聊未来科学大奖的历史和评审规则,以及奖项背后产生的科学效应。
以下为部分直播实录:
王立铭:未来科学大奖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版的诺贝尔奖,它成立于2016年,是由一群杰出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的一个民间奖项。
未来科学大奖专注于原创性的、杰出的基础科学研究,以奖励在大中华区做出了杰出科学贡献的科学家。请注意,科学家本人的国籍是不加限制的。这个奖项以定向邀约的方式获得提名,并由优秀的科学家们组成科学委员会来进行专业的评审。比如我们今天请到的何川老师就是本届生命科学奖科学委员会的轮职主席。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的奖项有三个,分别是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的奖金是100万美元,差不多700万人民币。这个奖金的额度也和诺贝尔奖差不多。奖金的来源目前主要由社会贡献突出且高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袖自愿出资。
关于奖项背景,我就简单说这些。关于未来科学大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奖,它成立的目的,我想请何川老师分享一下看法。相比国外的诺贝尔奖和代表国内最高科技奖的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未来科学大奖究竟有何异同,它的定位是什么?
何川:我是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个大奖的设立,也伴随这个大奖走过了5年的历程。
这个奖一个很独特的方面,就在于它是一个民间大奖。大中华地区的民间大奖也有一些,但未来科学大奖可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或者是最有影响力的民间科学大奖。很多媒体朋友们把它说成是中国的诺贝尔奖,我们确实希望把它做成世界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奖。未来科学大奖不是一个终身成就奖,它奖励的是在一项工作和几项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它主要的评奖标准是这三点:1.科学的原创性,这是我们最看重的;2.它要产生重大的科学或社会效应;3.它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它跟诺贝尔奖确实有蛮多相通性的,我们很多的章程、评审的过程都是参照诺贝尔奖的。我们的三个评奖标准基本上也是诺贝尔奖的标准。但诺贝尔奖是一个全世界的大奖,未来科学大奖只针对在大中华地区做出的工作成果,不管你是中国籍,还是外籍。
第二个与诺奖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设置了物质科学奖,把化学、物理、材料囊括在了一起。另外,我们还与时俱进地设立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这个是诺奖里面是没有的。
王立铭:昨天我们看了颁奖的视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就是宣布奖项的时候是现场给获奖者打电话,而这位获奖者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拿到了这个大奖,所以会表现得有点吃惊。不知道您能不能再稍微展开说一下未来科学大奖的评选过程,到底分哪几步,最终又是由谁来决定获奖人?
何川:这个问题挺好的。我们的评审过程参照了诺贝尔奖和其他国际上有影响力大奖的一些做法。因为我们的评审委员会里有不少委员也参与其他大奖的评审。未来科学大奖的提名是邀约制的,不接受自己或者社会提名,而是邀请专家来提名。我们今年可能一共送出了近2000封邀请信,邀请的人一般都是在国际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包括一些大学院校的校长。这份名单是由我们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提出来的,每年也会更新。
提名到了我们这儿,就会产生上百位的候选人。我们根据奖项会有3个community,每个community针对提名信来做好几轮的筛选,进而筛出我们觉得最好的候选人。针对这些候选人,这个community的成员会共同讨论,根据章程上要求每位候选人要有超过5位,但在我们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都会超过10位,都是国际上在这个领域的大同行、小同行,由真正了解这个领域的专家来写评议信。
收到评议信之后,community还会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然后把认为在科学上最有创造的一项工作或者几项工作的候选人送到最大的community里面,最后在最大的community里面进行讨论和投票。
整个过程基本上,不是说马拉松,也是一个半马的过程。我们一个科学委员会的委员说得非常好,这个奖不是我们科学委员会评出来的,这个奖是我们科学委员会和这位获奖人的国际大同行、小同行一起评出来的。
王立铭:是不是在整个评选过程中,潜在的获奖人都是毫不知情的,他也不参与整个过程,以此来保证评选的公平和公正?
何川:对的。这个候选人肯定是不知情的,我们的评议信是绝对匿名的,也是保密的。
王立铭:关于学术贡献的评估,实际上很难有标准答案。我猜想在每年的评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几位科学成就都非常杰出,也都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的科学家进入最终的讨论名单。这个时候,你们科学委员会内部在讨论的时候也一定会出现一些争议,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位候选人更优秀,另一些人觉得另一位候选人更优秀。这个时候,你们内部最终是怎样消除争议,选出一位众望所归的获奖者呢?
何川:我们过去 5年评出来的那些候选人,其实每一个都做出了原创性的、突出的工作。在评选过程中,我们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们也不可避免会有自己的喜好,甚至相互之间也有观点不认同的时候。毕竟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思考,肯定会对很多事情有不同的见解。
用我们一位科委会委员的话说,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很好的Orange和一个很好的Apple。那怎么比较这个Orange和这个Apple呢?今年我做轮职主席,这个问题其实是最头疼的。但具体的评奖过程因为涉及50年的保密期,暂时还无法向外透露。
首先,这个候选人是community里所有的委员都认为非常好,无愧于得大奖的。在此前提下,科委会再针对原创性、重大科学社会效应和有没有经过时间检验来重新梳理,看看在这几项里,是不是真正有某一点特别突出?或者说这个人是不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如果没有他的话,这个领域是不是要延迟几年?当然,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肯定也会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好比哪些领域我们觉得会更有代表性之类的。当然,这些都是很次要的,主要还是评估科学工作本身。
一般来讲,科委会最后总会朝着一个目标前进,这点是我非常高兴,也是非常钦佩的。虽然委员们会为自己喜好的候选人去争取,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公正、公平地参与其中的。
王立铭:科学大奖的设置,包括未来科学大奖,有多重的意义,包括激发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家更多的认知,也包括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等等。
未来科学大奖经常被人提起的一件事,是对青年一代科学家的影响,能够鼓励他们沉下心来做更多的原创性的、突破性的工作,不管是拓展知识边界,还是造福人类本身。
作为年轻一代,硅谷Fusion fund创始人张璐和知名科普作家李治中(网名菠萝),你们两位觉得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置,包括这几年的颁发,对你们产生了什么影响吗?会对你们的工作产生一些提升吗?
李治中:我觉得未来科学大奖是一个蛮积极的尝试,让科学家先富起来,我一直是非常支持的。但就未来科学大奖而言,其实青年很难从这里面直接获益。前段时间腾讯发的奖金,是直接给到青年科学家个人的,你拿去买房都行,我特别喜欢。
但未来科学大奖给了一个启发,不管是做公益做慈善,还是资本的介入,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科学的价值,科学的重要性,明确它背后哪些人在默默努力工作,间接会给青年科学家树立榜样,或者给到一些精神上的鼓励,这肯定是非常好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属于公益慈善的一部分,跟老百姓直接捐钱救灾不太一样,对于社会的推动和长期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张璐:从大奖的角度,它至少做到了一点,渐渐去推动让科学流行起来,让民众对科学家产生兴趣,甚至从产业的角度,让产业能更多了解到科学家所做的事情,搭建潜在的合作桥梁,这对青年科学家来讲都是非常好的一个时代的机会。
菠萝提到的像腾讯之前发的青年大奖,也是得益于未来科学大奖过去这五年的影响力,也激发了无论是资本界还有企业界,开始意识到,可以通过资本的力量去扶持更多的无论是成功的科学家还是青年的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虽然奖项的金额很高,但对这些功成名就的教授科学家来讲是锦上添花,但也会激发更多雪中送炭的这些基金、奖金去支持青年科学家,甚至说会促进很多大型的企业和青年科学家的合作。
在欧美,科技企业去扶植年轻的科学家,无论是资金的直接支持还是联合发展,是非常常见的,国内也是越来越多,这也是得益于整体科学的氛围在流行,科学流行起来的话,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资源,更多杰出的人才,在这方面探索。
另外还有一点,我觉得比较难得的是,你看咱们每年评奖,虽然说奖项设置的名字相对比较偏基础科学,但可以看到评奖人本身做的东西有很强的多样性,这也是一个激发,青年科学家去探索方向的时候,可以多向性的探索。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跨学科,甚至包括今年张教授、王教授两位做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为中医、西医的一个跨学科的合作。我觉得未来很多青年科学家在探索方向的时候,可能也会受此激发,意识到未来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路是学术的深度,另外一条是跨学科的思维开展,这样的话,才可以形成更开阔的科研视野。
王立铭:你们两位说的我特别同意。能不能给真正在事业发展初期,特别需要鼓励支持的这些年轻人,更多的实实在在的支持。我倒也觉得未来科学大奖,如果将来有希望,是不是可以搞点未来小奖,帮助更多的年轻科学家发挥,供大家参考。
你们可能也注意到,宣布奖项的时候打电话给王振义先生,90多岁高龄的王先生当时在电话里说了几句其实有点尖锐的话,一句是说我已经90多岁了,你为什么不奖励年纪轻的人?我们年纪轻的人难道就没有科学家,难道没有创新吗?另外一句话是说,他也担心年轻人追上来的速度不够,说我们现在年轻人很多是为了论文而工作,论文发表在高级的杂志上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了,这个是做不出工作的。
总结一下,他在提出一个问题,他觉得我们今天中国的科研环境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可能没有足够制度性的保障来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做真正原创性的,从0到1的工作。不知道你们两位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璐:我了解的可能不是第一手资料,国内现在发展非常好的一点是科研经费非常充足,相比较,现在美国很多高校,尤其是青年科学家申请科研经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现在整体的资本投入非常大,本身对科学的重视态度也非常好,也非常鼓励科学的产学研等等。
我稍微有担忧的一点,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倡导的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大规模的资金导向,还有整体的氛围导向,驱动很多科学家去做更多偏应用的东西,所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本支持去持续做一个长时间的、变革性的研究,这点可能是需要去考虑怎么平衡基础科研和科研应用的投入。
无论是科研基金的投入,包括政府还有企业的支持,对于很多研究,尤其像生命科学这样一些基础学科,并不是短期就能出成果的。所以资本需要调整预期,确实要有一个长期的投入。在这点上,在欧洲,像瑞士那边很多高校基金不会要求你每年一定要发多少文章,也不会要求你在多长时间内出结果,这种科研环境给了科学家一个更好的氛围和资源,让他们可以踏下心来做很多原创性的科学研究。
王立铭:你说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基础研究周期比较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光原创性基础研究需要耐心,成果的转化也需要耐心,最重要的产业突破可能也来自于最基础、最原创性的研究。菠萝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李治中:这个问题确实蛮尖锐的。好的方面,以前是钱充足,现在人也没有那么缺了,至少在这个生物科学领域。虽然我没有直接做科研,但是回来了一大批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已经散布在中国各个研究机构。真的是还蛮不错的。
有一点希望有所改变的,中国现在一些大的科研项目,我个人觉得在分配机制上如果大佬们愿意把资源和机会分配给更多的年轻人,同时也把他们做出来的研究成果给到他们,这样会更好。这是为什么年轻人很难突出的原因,如果功成名就的大佬们有这种大的胸怀,机会会更多一些。
王立铭:如果让我总结,你们和王老先生的共性都是耐心问题。王老先生讲的是做原创研究需要耐心,不要追求仅仅把论文发在高级杂志上。张璐讲的是基础研究到产业的转化需要耐心,菠萝讲的是要支持更多的年轻人,是人才培养这个事也需要耐心。
确实,耐心是挺重要的关键词。我有一个补充的地方,也和耐心有关系。有一些和科学研究相关的东西对于科研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能不能让中国科学家买到便宜质量又好的试剂,也包括科研仪器的制造,包括科学的出版,办中国人自己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等。这些东西短期内实际上很难看到明确的成效,毕竟不会直接产生科研成果,不会直接产生产业转化的机会。但这些东西作为辅助性的部分,做得不够好,也会影响中国本土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发展。可能所有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一步步慢慢做起来,哪怕短期内不能看到很好的成果。
总结一下,我们都认可中国科研在过去十几、二十年的发展是非常高速的,科研经费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不管本土培养的还是海外回来的。我们看到大量的研究发表在更好的期刊上,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和世界一流的水平对话。可能接下来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培养,来栽培,来等待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真正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两位都有信心。
关键词: 未来科学大奖
- 两部门发布《意见》:要求各部采取针对性举2022-01-24
- 邓长昌:尽快对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系统2022-01-24
- 黄月珍: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2022-01-24
- 李家荣:优化创新生态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2022-01-24
- 黄玲:全方位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在创造高2022-01-24
- 李金算:加快构建政府公共数据服务体系打造2022-01-24
- 住建部在全国推进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 2022-01-24
-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2022-01-24
- 云南安宁打破农民职业发展“天花板” 开展2022-01-24
- 2021年辽宁省粮食生产形势喜人 粮食总产量2022-01-24
- 春节期间辽宁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2022-01-24
- 辽宁海城市确保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过652022-01-24
- 辽宁盘锦公布12件民生实事 推进高质量发展2022-01-24
- “有梦 有为”周末青年志愿行动在李沧举行2022-01-24
- 听·见 | 动画师变身面塑传承人,这个802022-01-24
- 26名群众代表青岛占俩!高二学生成省政协旁2022-01-24
- 追踪丨全民接力,传来好消息!即墨失联3天2022-01-23
- 立案查处!青岛昌明置业有限公司森林公园项2022-01-23
- 半岛验房丨胶州亿阳金都馨城毛坯房墙面锈点2022-01-23
- “乐动市南”!逛街时与艺术不期而遇,“浮2022-01-23
- 人间烟火气!逛吃、选年货、置办新衣服……2022-01-23
- 浮山湾夜静悄悄2022-01-23
- 民俗大拜年,非遗专家亮绝活!2022年山东省2022-01-23
- 风雨无阻!崂山区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足球队员2022-01-23
- 市北区探索服务赋能新路径 营造企业发展好2022-01-23
- 市北区聚焦中医药长远建设,产生“双驱动”2022-01-23
- 福建省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01-23
- 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在福州开幕2022-01-23
- 去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8810亿 今年预2022-01-23
- 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