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解聘数百大学应届生遭质疑 实控人曾陷“协助调查”传闻

  • 中国经济网
  • 2020-06-09 09:27:14

郎酒近20年间从亏损企业一路发展为营收上百亿的行业巨头,备受瞩目的除了独特的市场攻势和营销理念,还有那些备受诟病的往事。

借着贵州茅台、五粮液集团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热度,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郎酒股份加快了上市进程。

6月5日,证监会网站发布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这也意味着郎酒上市进入冲刺阶段。

严谨点来说,这其实已经是郎酒第三次冲刺IPO了。早在2007年,郎酒就传出有上市计划,但受郎酒企业规模、经营业绩以及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最后认为并非最佳上市时机,暂停了上市计划;2009年8月,郎酒集团再次恢复上市计划,并且被四川省金融办列入2009年四川省重点上市培育第一批企业名单,但次年上市计划再度终止,不了了之。

招股书显示,根据计划郎酒股份希望在深交所上市,并计划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发行前实际控制人汪俊林合计持股76.7%,所募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白酒产能等项目。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新生力量,郎酒近20年间从亏损企业一路发展为营收上百亿的行业巨头,备受瞩目的除了独特的市场攻势和营销理念,还有那些备受诟病的往事。

解聘数百大学应届生遭质疑

2013年5月底,郑州大学的学生发微博称,作为郎酒2013届校招生,他们一批20个人在等待了6月后被告知解约。同解聘的还有云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安徽大学、西南财经、西南大学、西北大学、海南大学等学校。当时,南昌大学便将郎酒纳入了招聘黑名单。

从2012年开始,郎酒集团在白酒行业率先刮起一阵‘人才计划’旋风,自称先后引进了2000余名重点本科以上的大学毕业生。

但2013年6月,这股人才旋风戛然而止,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签署三方协议6个月后,得到的只是一纸解聘协议和每人3000元的违约金。

半年的等待,等来的却是解约函。最令学生们愤怒的是,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每个人都曾致电或拜访过郎酒集团,询问过实习、档案等各种问题。还有人担心白酒行业不景气,打听过郎酒集团的裁员计划。期间,公司从未有过解聘的兆头。

直到临近毕业,郎酒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为什么郎酒不早些通知学生们?学生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多所学校采取的策略是一面安抚学生,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机会,一面与郎酒谈判,还有的高校已经把郎酒集团列入招聘黑名单。

而处在风口浪尖的郎酒集团一直没有对公众表态。据悉,有郎酒集团的工作人员在告知大学生解聘原因时表示,主要是由于行业不景气所致。

红网评论指出,此事涉国内多所大学逾200名应届生。这么多大学生被郎酒故意玩弄,企业不觉得这是决策中的重大失误,却想以每人3000元违约补偿金来私了。对于这样不讲诚实守信原则的四川古蔺郎酒销售有限公司,大学生们应当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要让郎酒从醉梦中醒来,要让郎酒懂得什么是法律的权威性,作为企业应当如何敬畏法律法规。

解聘大学生风波过后没多久,2014年郎酒又爆出“千人罢工”事件。

2014年6月16日,郎酒集团位于四川古蔺二郎镇生产总部近千名员工罢工,工人拉着横幅声讨郎酒集团对工人的不公平待遇,据称此事件与工资待遇有关。

据报道,在管理层的调停下,郎酒集团连夜达成优化薪酬方案,同意维持酿造工人劳动生产定额不变前提下,人均月工资上调400元,涉及人数2500余人。

与经销商翻脸

郎酒曾是业界学习的样板,它的快速崛起被视为“一个业内奇迹的典范”。但为了达到增长目标推出的营收措施,却让郎酒与经销商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业内分析指出,郎酒在高速发展阶段一意追求企业效益,渠道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让经销商群体背负了巨大的“库存”压力。

为了实现营收100亿目标,郎酒针对渠道下沉在2010年提出“金字塔计划”,即将郎酒建设到全国每一个县。根据这一计划,到2015年,郎酒的生产人员将达到1万人,销售人员达到5000人,要求每个县都要有1~2名郎酒的销售人员。

2012年5月末,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公开表示,到2015年郎酒将实现200亿元的业绩目标。

尽管2012年郎酒销售收入高达110亿,同比增长10%,但市场存在大量存货。资料显示,当年郎酒集团总库存高达65.9亿元,成品库存超过57.7亿元。有业界人士透露,郎酒集团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将存货压力转移到了经销商方面。

而据邻近成都市某郊县市场的代理商透露,从2011年开始,郎酒就出现了严重的蹿货现象,再加上,上级经销商不断压货,导致库存增加,利润下滑,市场难以拓展,“基本就没赚到钱”。

郎酒推行渠道下沉导致同区域不同级经销商之间为出货、减少库存,通过团购给回扣等方式变相压价,这让下游经销商深感郎酒在经历高速成长后,群狼混战格局下的苦日子已经到来。

据媒体报道,有经销商表示,郎酒往往通过大区总经理,实行以大区、办事处、城市经理和事业部、大区品牌经理、城市品牌专员的双规制运行,让省级的任务不断往市级压,市级的往县级压,而在同一个级层又有郎酒的若干个品牌存在,这种看似群狼共进的战术实际是以经销商的巨大库存和风险作为代价的,部分县级经销商因为终端合同扣款、压款等因素资金链已经开始紧绷,而蹿货、降价等则将其逼上绝路。

2013年,郎酒与其最大经销商1919连锁“闹掰”。郎酒在其官网中贴出公告称,公司已经于2012年12月11日与四川壹玖壹玖企业管理连锁有限公司终止合作。

业界认为,郎酒与经销商翻脸的背后,实则是渠道与厂商话语权的争夺。1919连锁售价太低,可能损害了郎酒其他经销商的利益,郎酒也面临了很大的压力。

实控人曾陷“协助调查”传闻

从郎酒发展的近20年中可以看出,2012年到2013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在2012年5月,汪俊林向外界宣布了郎酒到2015年实现200亿营收的目标后,当年郎酒集团营收近120亿。但到了2013年郎酒营收就大幅下跌至82亿。

公开报道显示,郎酒在2013年业绩遭遇滑坡,一方面与当时白酒市场疲软有关,另一方面是两次传出汪俊林被“协助调查”,使郎酒的市场信心遭受重大打击,企业处境艰难。

2012年12月初,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落马后,就曾传出汪俊林被带走协助调查。但12月6日这一消息被汪俊林否认,其主动向媒体表示,自己一切正常。

但自2012年12月13日起,汪俊林的手机便处于关机状态,关于汪俊林在京接受协助调查的传闻再次蔓延。

据经济观察报消息,汪俊林、汪俊刚兄弟旗下的成都万华地产在成都双流开发有麓山国际社区,是成都市著名的高档别墅楼盘。有原四川省官员透露,时任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该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提供了诸多便利。

而郎酒集团厂区所在地为四川省古蔺县。2002年3月,郎酒集团以经营不善、债台高筑为由,以4.9亿元价格整体转让给汪俊林旗下的泸州市民营企业宝光药业集团。

有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时显示,郎酒的改制及2010年的商标转让均存在着政府力量的"身影"。

当时郎酒的总资产是17亿元多、净资产约6亿元,宝光药业总资产不到1亿元、年销售额仅5000万元左右,而宝光药业却击退中粮及刘氏兄弟的希望系成功入主郎酒。有知情人士称,当年汪俊林收购郎酒属于"蛇吞象"。

国资流失疑云

郎酒股份的招股书显示,作为备受关注的川酒“六朵金花”之一,郎酒股份连续三年增长良好,2019年完成收入83.48亿元和24.4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2%和237%。

应该说,在郎酒品牌的发展壮大中,实际控制人汪俊林功不可没。郎酒在他的带领下,从2001年的亏损2个亿,到现在年赚20多亿利润,汪俊林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业内人士评价称,郎酒的高速发展、阶段性胜利和登顶百亿,都有着汪俊林明显的个人轨迹。

由汪俊林一手操刀的“事业部+办事处”营销模式,让郎酒的“群狼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郎酒的版图由此得以在全国不断扩张。

但伴随着郎酒的做大做强,“国资流失”的质疑始终存在。

资料显示,始于1903年的郎酒,因为陷入巨额亏损,于2001年被泸州市政府改制,交由汪俊林经营。

泸州市政府对郎酒进行改制时,并未将商标一并给予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也就是郎酒集团与郎酒的商标并未有机统一。

据报道,目前郎牌商标仍由泸州市古蔺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但在2010年,汪俊林控股了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郎”“红花郎”等商标转让给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时采用的是直接划转的方式,古蔺县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支付的价款为零。

在媒体报道中,“百亿郎酒商标由公转私”的质疑由此而生:第一,在汪俊林入主郎酒集团的近10年时间里,有没有向古蔺县国有资产经营部门支付商标使用权费。如果没有支付,是否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二,在2010年汪俊林控股久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将郎酒商标“自然”转到自己名下,是否符合国有资产转让的相关规定,有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关键词: 郎酒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