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应用将影响未来城市竞争力

  • 光明网
  • 2020-03-06 16:19:57

酒店主厨、民宿老板娘出镜做主播;餐厅、小店直至影院、书店上线外卖无接触配送……过去一个月,你见过的数字化在线复工的“一招一式”,不仅只是企业抗疫自救的被动技能,而是本地生活行业未来的大势所趋。

近日,一场对本地生活行业公共价值的探讨热度不减。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撰文指出,对疫情期间部分行业出现订单暴增不应盲目乐观,而是应该注重平台自身数字化建设,依托数字化转型实现服务链资源的协同与共享。当下,用户、商户、平台三方数字化成为本地生活行业的新趋势;而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应用,将影响未来城市竞争力。

商户数字化:数字化程度越高 企业越可“从容”抗疫

面对疫情下的“危”与“机”,不少企业开启了自救模式。2月份以来,酒店大厨、民宿老板娘、理发师等100多种线下职业加入淘宝直播,蔬菜、水果等生鲜品类的上线饿了么,已成为日常刚需。各行各业更开启“云复工”模式,直播卖货、在线转型,通过“无接触式外卖”等服务,与消费者重新建立联系。

“无论哪个行业在疫情冲击下,优先选择的应对方式就是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改变与客户的触达方式、交易形式和交付模式,尤其更加贴近最终消费者的零售业、生活服务业态。”李鸣涛说,数字化转型早、全产业链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在应对疫情的冲击越发从容,所受冲击也就越小。

疫情终究会过去,但其引发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否预示着智能化商业时代的加速到来,值得深思。

用户数字化:用数字化工具实现对用户需求精准把握

“疫情期间大部分的餐饮企业受到直接影响,到店客人稀少,外卖送餐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这种转变可能只是疫情期间的阵痛,但如果放在更长的视角看,餐饮企业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服务方式多元化以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比如,加大线上外卖服务的比例,尝试中央厨房服务,甚至转变为生鲜食材的前置仓。”李鸣涛说。

此外,疫情期间,社区居民使用线上下单采买满足日常消费,各大平台电商的生鲜订单都有较大增长,尤其盒马、饿了么买菜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大量订单的集中涌入,对电商服务企业的供货、品控等能力也提出挑战。企业不应对短期暴增的订单和用户盲目乐观,而是应该更重视注重洞察用户,找到精准发力点,持续用户价值提升。同时,注重自身数字化建设,依托数字化转型在更大层面、更深层次实现服务链资源的协同与共享。”李鸣涛说。

他还强调,本地生活行业需要关注“用户数字化”,一方面是用户使用数字化工具上线,一方面是更多用户需求可以被数字化分析精准满足。

“从单纯的利用线下空间等客上门提供餐饮服务,转变为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基础设施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这些都需要线上服务的注入,基于数字化转型实现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精准化,持续增加用户群的粘性。”李鸣涛说。

平台数字化:本地生活数字化将是城市竞争力重要体现

在本地生活行业,线上线下融合一直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9年11月,阿里本地生活商业操作系统发布,就曾提出本地生活服务的产品比实物零售更容易数字化,而只有帮助商户数字化,商户才有更多时间去做不一样的事情,也将为不同用户人群带来差异化服务。

疫情的出现更加加速了这一进程。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互联网经济未来的增长空间也一定会聚焦于在互联网思维下结合新一代技术去提升、改造实体经济,甚至是催生颠覆性的新商业模式。”李鸣涛表示,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互联网成为社会基础设施,催生C2C、B2C、B2B等网络商业模式;第二个十年,移动互联和实体经济结合,共享经济、O2O、社交电商等创新出现;从现在开始的第三个十年,将是技术大放异彩的时代,数字化生存会成为必然。

他指出,持续推进本地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既是生活服务从业者的必然选择,也需要城市政府、平台企业、行业组织等的协同发力。面向未来的城市生活场景,城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需要与平台企业的数字化生态实现联动,共同支撑服务城市的生活服务行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形成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平台数字服务生态和终端本地生活服务场景创新的协同,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绿色化的本地生活需求,这也将成为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 生活服务行业 数字化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